不同年齡的孩子每日所需的水分量是不同的,這些數值并不一定參照某個標準。家長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喝水習慣。那么,如何讓孩子養成愛喝水的好習慣呢?接下來,我將詳細介紹一些方法。

1. 0-6個月:這個階段的孩子不需要額外喝水。美國兒科學會建議,除非具備某些醫學指征,否則無需給六個月以下的孩子喂任何除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液體,包括水、果汁、葡萄糖水等。因為母乳和配方粉的主要成分都是水,只要寶寶奶量正常,水分就足夠了。

2. 6-12個月:這個階段的孩子每天需要大約900ml的水。其中一半左右來自母乳或配方粉,還有一部分來自輔食,如水果、蔬菜、面條等。根據實際情況,為孩子喝少量的水就可以了。

3. 1-3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推薦每天要攝入共1300ml的水分。其中奶量占大概500ml,一日三餐占大概500ml。剩下的這300ml就需要喝水來補充了。讓孩子養成愛喝水的好習慣:

- 盡量少讓孩子喝飲料。飲料好喝,但長期喝飲料對孩子的身體有害,家長應盡量讓孩子少喝飲料,尤其是嬰幼兒,更不要讓寶寶過早接觸這些有“刺激性”口味的飲料。 - 讓白水變得“有味道”。孩子一般都不愛喝白開水,但父母可以在白開水里添加一些諸如蜂蜜、冰糖之類的,讓水變得有味道。盡管和飲料的味道有所差距,但孩子還是會喜歡喝的。 - 告訴孩子喝水的好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父母應耐心給孩子好好講解喝水的好處和不喝水的壞處,讓孩子理解喝水的重要性。 - 給孩子準備一些好看的喝水工具。特別點的、造型可愛的杯子,孩子往往都會愛不釋手,甚至都會隨著攜帶,還會主動去喝水。 - 家長要起好帶頭作用。孩子心中的榜樣,家長有主動喝水的習慣,孩子大多數也都是模仿,漸漸養成愛喝水的習慣。

4. 讓孩子做一些喝水游戲。對于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干杯”游戲,吸引孩子對喝水的興趣,讓孩子喝水不再是難事。

5. 避免錯誤喝水方式: - 不必非要喝到“標準量”。書本上給出的只是一個建議值,讓孩子非得喝到這個量并不合理。 - 不要用果汁或飲料代替喝水。1歲以下的寶寶不建議喝果汁,可能有齲齒和肥胖的風險;1歲以上的寶寶也不建議多喝。飲料偶爾喝一點可以,但不能代替喝水。 - 不要用礦泉水沖配方粉。配方粉中已經含有適宜配比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再用礦泉水沖配方粉,就會導致孩子攝入的礦物質比例失調,長此以往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 多喝水不治便秘。喝水并不能緩解便秘,真正能緩解便秘的是纖維素和益生菌雙管齊下。 - 不要喝太燙的水。孩子口腔黏膜和食道黏膜更為嬌嫩,對高溫的耐受度更差。 - 不要喝“陰陽水”。生水中含有各種病原體,不能給孩子喝。兌了涼白開或礦泉水這樣的水,就不算官宣的“陰陽水”,可以放心飲用。 - 不要在睡前喝水。睡前喝太多水,孩子要么因為你換紙尿褲被吵醒,要么直接被尿憋醒,嚴重影響原本就岌岌可危的睡眠質量。 - 不要喝煮蔬菜或水果的水。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C會在煮沸過程中被破壞,營養價值會大大降低。 - 不要喝未經處理的生水。生水中含有各式各樣的病原體,自然不能給孩子喝。但如果是兌了涼白開或礦泉水這樣的水,這不算官宣的“陰陽水”,請放心飲用。

總之,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喝水需求,培養孩子良好的喝水習慣,讓他們更健康地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