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正常漾奶與嘔吐區別:探討兩者在生理與護理上的差異
新生兒漾奶與嘔吐有什么不同
新生兒在出生后的頭幾個星期常常在吃完奶后從口邊流出一些奶液,每天可有多次,這種情況俗語叫漾奶。有少數嬰兒在喂奶后片刻因改變體位(多見喂奶后不久為嬰兒換尿片)而引起漾奶。除漾奶外,一般情況良好,嬰兒發育不受影響,體重照常增長,這是正常現象。隨著月齡增長,漾奶慢慢就會停止,大約于生后六個月內自然消失。
嘔吐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現象,嘔吐和漾奶不是一回事。嘔吐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有關臟器受到某些異常因素引起的神經反射動作,嘔吐時奶水多是噴射性地從嘴里涌出。
新生兒嘔吐,一般是由新生兒的生理特點所決定的。新生兒胃容量極小,胃的肌肉很薄弱,胃神經的調節功能發育不夠成熟,胃賁門(胃人口處)肌肉松,而幽門(胃出口處)又較緊,加之胃呈水平狀,胃底平直,奶水容易返流,引起嘔吐。如果喂養姿勢不對,喂養不當,喂得過飽,喂奶時啼哭,吸空奶瓶,乳頭過大或凹陷等引起大量氣體吞入而嘔吐,或用奶瓶喂奶時橡皮奶頭孔眼過大,吸奶過急、過沖,或喂奶后平臥,或過多、過早翻動嬰兒,都容易引起嘔吐。
這種嘔吐是生理性嘔吐,不必為此擔心,只需注意喂奶姿勢,不要喂得過飽,在啼哭時不急于喂奶,不吸空奶瓶,同時注意喂完奶后,將新生兒抱伏在母親的肩上,輕拍背部,讓新生兒將吞人胃內的空氣呃出,然后以右側臥位放下,嘔吐是可以減少和避免的。
有以下情況者,就要考慮是否是疾病所致。
1. 嘔吐奶水頻繁,吐出物為奶瓣或綠色膽汁,嘔吐量多。 2. 有的嘔吐呈噴射狀,伴有尖哭聲。 3. 有的生下來就嘔吐,而且無胎便排出,并伴有腹脹。 4. 有的生后2~3周開始,呈進行性、持續性吐奶。 5. 有的呈噴射性,吐奶為奶凝塊,不含膽汁。 6. 有的大便量較少,吐后饑餓感很強。
這些嘔吐可能是胃腸道感染、腦膜炎、顱內血腫或先天性食道閉鎖,或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引起,應立即去醫院診治,否則會延誤病情而帶來嚴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