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小寶寶都是比較脆弱的,思想意識還不夠敏銳。那么如何正確地喂奶呢?媽媽們應該了解。正確的喂奶方式可以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同時避免溢奶、嗆奶等問題的發生。新生兒喂奶的時間一般開始的時候是20-30毫升,但具體的情況要根據新生兒的食量和奶量來決定。一般來說,新生兒每天需要喂奶10-20次,但每次喂奶的量可以慢慢增多。

在喂奶前,要先給嬰兒換尿布,然后用溫開水擦凈奶頭。將嬰兒抱起,讓母親坐著喂奶,讓嬰兒斜身躺在腿上,頭枕在母親臂上。這樣可以避免嬰兒在吸奶時流乳太急,嗆到氣管。在喂奶前,先擠出幾滴奶,這樣可以排出乳腺管頂端的臟物。喂奶時,母親要將乳頭與乳暈送入寶寶的口中,讓寶寶含住乳頭及大部分乳暈,還可以輕輕地把奶汁擠出來,幫助孩子吸奶。

如果奶汁流出太急,可以輕捺一下,避免嗆著孩子。每次哺乳時間一般在15-20分鐘左右。先吃空一側奶,再吃另一側奶,如果一側奶已經夠吃,可以輪流交替喂奶。下次吃另一側奶時,可以先吃空一側奶。這樣可以保證嬰兒的奶量充足。

喂奶時間不宜過長,如果嬰兒吃空奶就會吸進較多空氣,會引起腹疼或嘔吐。喂奶結束后,應將嬰兒直立抱起,將頭靠在媽媽的肩膀上,輕拍嬰兒的背部,促使嬰兒打嘀,排出胃內的氣體,防止吐奶。如排氣未成功,睡時應將寶寶頭抬高并向右側臥,以減少回奶。

在喂哺時,要有安靜愉快的氣氛。媽媽不要與人爭吵或大聲交談,也不要隨意逗引孩子,不要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讓他集中精神吸乳到喂飽為止。如果媽媽患感冒,應帶上口罩喂奶,以免傳染給嬰兒。

寶寶初生哺乳如何安排喂奶頻率?

如何判斷母乳是否充足呢?一般來說,如果乳房飽滿,用手擠時很容易將乳汁擠出,孩子吃奶時有連續咽奶聲。幾分鐘后吸奶的動作逐漸減慢,最后僅含著乳頭或放掉乳頭,吃完后能安靜入睡。醒后精神愉快,較少哭鬧,體重每月穩步增加,大便每天2-4次,色澤金黃,呈粘糊狀或稠粥狀或者成形,都是母乳充足的表現。如果發現嬰兒吸奶時很有勁,但咽得卻少,聽不到咽奶聲音,有時喂奶時間不長,孩子就開始哭鬧。如果嬰兒大便量少,有時為綠色泡沫便,每月體重增長緩慢,睡眠不踏實,一天24小時的小便次數不足6次,體重增長不夠標準,或是不增長甚至下降等,說明母乳量不足。每個媽媽都應該認真觀察,以確保寶寶能夠得到充足的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