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吃少"的孩子不宜
人們普遍認為“晚餐吃少”是一種養生的原則。然而,對于兒童來說,這個原則并不適用。兒童的胃容量較小,食物在胃內停留3-4個小時就被“排空”;此外,兒童肝臟中儲存的糖原不多,耐受饑餓的能力也較差。而且,晚餐與第二天的早餐相隔10多個小時,如果吃得過少,孩子就可能會在晚上餓得無法入睡。
更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正處于身體和智力發育的旺盛時期。他們所獲得的營養不僅要滿足日常活動的需要,還要滿足生長發育的要求。這種發育通常在夜間睡眠時發生。因此,如果晚餐吃得過少,就無法滿足孩子夜間生長的需求。
那么,對于孩子的晚餐,應該讓他們吃飽、吃好。一般來說,晚餐提供的熱量應占全天總熱量的30%。同時,應少吃高脂類食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多吃富含淀粉、蛋白質、粗纖維和維生素的食物。對于身體較瘦弱的孩子,家長不能限制他們的晚餐;但對于超重或肥胖的孩子,應堅持“晚餐吃少”的原則。這里所謂的“少”并非指食物數量少,而是指熱量少,即少吃脂肪、糖、淀粉高的食物。多吃一些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和蔬菜、水果等,以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對于晚上經常感到饑餓的孩子,可以適量加餐,但不要吃得過飽,比如喝杯牛奶就可以。此外,加餐的時間距離睡覺時間最好不少于一小時。
總之,要確保孩子有充足的營養攝入,以滿足他們的生長發育需求。在制定孩子的晚餐計劃時,應綜合考慮他們的身體和智力發育需求,確保晚餐營養豐富且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