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是一個非常敏感的群體,需要我們格外呵護。在照顧新生兒方面,有很多需要特別留意的地區。以下是一些新生兒需要避免觸碰的區域,父母應該引起警惕。

1. 口腔馬牙。馬牙是新生兒口腔內部上皮細胞沉積而成的,通常為紅褐色小顆粒,別名“板牙”或“馬牙”。盡管一般情況下它不會危害到吃奶,但如果不小心戳破了,會導致感染,切忌用手去觸碰。

2. 甲狀腺。新生兒甲狀腺有時會出現腫脹,這是由于身體生長激素的影響所導致的。如果寶寶出現甲狀腺腫脹,不要擠壓它,否則容易引起感染。

新生兒禁忌之“地”不可觸碰!觸碰或帶來麻煩。

3. 鼻部和耳朵。新生兒的鼻腔和耳朵非常嬌嫩,如果人為地去掏,很容易導致損傷,引起發炎。實際上,耳朵里的垢和鼻屎起到維護作用,可以自主排出。

4. 腦部。寶寶的頭顱非常嬌嫩,如果受到振動或晃動過于劇烈,可能會導致顱腦損傷或腦部血管破裂,這種現象被稱為“寶寶晃動綜合征”。

5. 脊柱。寶寶平躺著喂奶時,非常容易嗆奶或使奶液誤吸入肺部,導致發炎。長期這樣做,會使寶寶處于高燒狀態,產生“捂熱綜合征”。

6. 口腔。如果寶寶平躺著喂奶,非常容易產生寶寶嗆奶,甚至使奶液誤吸入肺臟,造成發炎。平躺著吃奶時,長期處于那樣的姿勢,會使下頜前突畸型,產生“兜齒”的臉相。因為寶寶的耳咽管發育不完善,耳咽管是連接鼻咽部和中耳的管路。當寶寶咽下母乳時,會開啟平躺著吃奶的情況,也會增加中耳工作壓力,從而容易導致中耳發炎。

7. 脊柱。寶寶平躺著喂奶時,會產生寶寶嗆奶或使奶液誤吸入肺臟,導致發炎。長期這樣做,會使寶寶處于高燒狀態,產生“捂熱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