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帶小孩都是沒經驗的,而有經驗的老一輩帶孩子的方法又是用的老一輩的觀點,那么現在的新爸爸媽媽和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又有哪些帶帶孩子的誤區不知道呢,八寶網小編為大家帶來寶寶睡前可以喝奶粉嗎,孩子眼屎多是不是上火了的一些育兒誤區的解答。

1、眼屎多就一定是上火嗎?

真相!

人體在進入睡眠之后總會或多或少的產生眼屎,只要量不過多。就不需要大驚小怪。一旦孩子的眼屎過多,不要單單把“罪名”安在上火上,你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看看下面這些癥狀再做判斷吧!

●細菌感染:

寶寶睡前喝奶粉時有哪些常見的誤區

眼屎發黃,眼周圍有充血、發紅的癥狀時,可能是細菌感染。細菌感染了淚囊之后發膿的物質就會形成“眼屎過多”的現象。這時候不要自己給孩子亂用藥,要及時去醫院就醫。

●體質:

這種情況就類似于中醫所說得體質“燥熱型”。爸媽要注意給孩子的飲食調理,不要給孩子吃過于溫補的食物,多喝水。

●“倒長”睫毛

對于有些正在睫毛的小寶寶來說,睫毛在生長的過程中出現眼瞼內翻、眼睫毛向內的情況,就會刺激眼睛出現眼屎過多的情況。但是這種情況,一般在寶寶1歲之后就會逐漸改善啦!

爸媽在仔細清洗自己手部之后幫孩子清潔眼部衛生,每天堅持。同時不要讓孩子養成揉眼睛的壞習慣。注意給寶寶較好的休息環境,同時要注意給寶寶保暖,保持身體營養,減少看電視看手機等,減少對眼部的再次刺激。適量補充維生素C也是可以的哦!

育兒過程中遇見寶寶眼屎多的問題,一定不要陷進“一定是上火”的誤區,避免耽誤了寶寶實際的身體情況。

2、沒奶給寶寶吸什么?吃配方奶吧!

真相!

針對嬰幼兒的需求,母乳中最少含有一百多種養分成分,這是牛乳中所沒有的,也不能在實驗室構成。天然的母乳完全不是配方奶可以比的。

媽媽在分娩之后,應該盡快給孩子吸奶,而不是等到有奶水了再給孩子吃。在孩子進行吸奶這個動作的時候,會促進媽媽乳汁的分泌更加旺盛。只要寶寶的體重不下降7%以下,媽媽還是可以堅持喂養母乳的。

同時要提醒剛生產完的媽媽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喂養孩子,適量進食一些有利于產奶的食物,同時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如果產奶情況確實不佳,也不應該過分要求自己,畢竟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科學知識是用來指導我們更好生活的,而不是要一棒子打死不能較好產奶的媽咪們!也請產婦身邊的人要好好呵護新媽媽,給她們營造良好的精神環境哦!

3、給寶寶喂鹽才能有力氣!

真相!

1歲內的寶寶沒有必要添加食鹽,因為寶寶對于食鹽中的鈉元素需求極少,天然食品中已經可以滿足。

過多的添加對寶寶反而是有害的,因為寶寶的腎臟還沒有能力充分排出多余的鈉,會損害腎臟,更嚴重的甚至會因過多的鉀流失而造成心臟肌肉衰弱。而且過早添加食鹽還會影響寶寶未來的味覺發育,容易造成挑食厭食!

有些老人家會埋怨孩子走路走得慢是因為沒有喂鹽——這個真的不要再相信了!這和孩子什么時候會走路,孩子是不是力氣大真的和過早吃鹽一點兒關系都沒有啊!

4、剛吃完又哭是不是沒吃得飽?真相!

媽媽的母乳是最契合新生兒的腸道所需,所以也是最容易消化的。所以吃完快就餓了,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對于新生兒的哭,我們需要理性對待。一般情況下,新生兒一天大概要哭1-4個小時,而6個月以內的孩子哭鬧可能是腸絞痛引起的。所以媽媽們不要過分緊張孩子的哭鬧,注意觀察,理智分析!

5、晚上臨睡前再吃一頓奶粉?

真相!

6個月前的純母乳喂養是不該混入任何其余的添加食物的,包括配方奶和水。要是總在晚上就給嬰兒喂配方奶,媽媽的母乳就會越來越少,最后導致無法滿足喂養,而水也一樣,同樣會影響寶寶胃納。

而這時候,身邊的長輩有可能會說怎么不夠奶水啊,是不是沒有好好吃飯之類的。其實,不要破壞掉規律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母乳與嬰兒的胃納是供需的關系,長時間的喂養會導致嬰兒吃多少,母乳就產出多少,非常的“智能”。

6、清水一樣的母乳,就是沒營養?

真相!

前奶:每次哺乳時最先產生的奶,也就是前2、3分鐘出來的奶。看起來灰灰水水的,其含水量大,可以為寶貝提供豐富的水分、蛋白質、乳糖、維生素、無機鹽和水,還有具有抗癌能力的免疫球蛋白。而且其富含的乳糖是非常有助于孩子的大腦發育的。

后奶:含有較多的脂肪,看起來顏色比前奶白。在母乳喂養中,它可以為寶貝提供大量的熱量,有助于各方面的成長。

7、6個月不到就想喂米湯?

真相!

因為寶寶6個月前的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都尚未成熟,過早的添加不利于生長發育,所以添加輔食都是需要在6個月后的。

而且6個月前的寶寶一般還未能坐穩,推舌反應(新生兒有一種先天性的條件反射--推舌反射,也叫挺舌反射,即舌頭會對進入嘴里的固體食物(或勺子)推出,以防止外來異物進入喉部導致窒息,這個反射一般會在出生6個月左右消失。)還未消失,這時候硬是喂各種非流質的輔食容易引起危險。

至于米湯,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確實是個選擇,但是現在最適合的食物還是母乳或配方奶。

8、奶粉貴的比便宜的好?

真相!

只要是沒有經過處理的牛奶蛋白,就都是普通的奶粉,一點都不能和媽媽的母乳相媲美。如果實在有特殊情況,不能給寶寶喂養母乳的情況下,建議購買適度水解配方,可以預防寶寶過敏。

9、便秘給孩子喝蜂蜜?

真相!

寶寶在1歲內是不可以飲用蜂蜜的,因為他們的腸道功能還未完善,喝蜂蜜容易感染“肉毒桿菌”,嚴重的話還會導致神經痙攣或麻痹的中毒現象。緩解寶寶便秘,最好還是多喝水吧!

10、剃光頭可以促進換胎發?

真相!

寶寶在2-3歲的時候,才能真正地把胎發完全換掉,所以媽媽們不應該急于一時,想要通過剃光頭的方法促進換胎發。這樣做還可能會損傷寶寶的毛囊,影響頭發生長。寶寶頭發長了,可以適量剪短,但是一定要留有小發根,才不會損傷毛囊。

11、長牙才開始添加輔食?

真相!

寶寶即使到了月齡,只要還未長牙就不給添加輔食。久而久之營養跟不上了,寶寶的生長就更滯后了。一般來說,嬰兒在6個月大時就已經開始長牙,但有些寶寶長牙可能會早些或晚些,無論長牙早晚,足6個月就應該添加輔食了,可以吃一些米糊、蔬果泥等食物,還未長牙的可以把食物研磨或者攪拌機打成糊狀,這樣會更利于寶寶成長發育。

12、枕禿是因為缺鈣?

真相!

一般情況下,枕禿都不是因為缺鈣,而是因為寶寶在學會轉頭之后,不停地磨蹭導致部分頭皮不長頭發。等寶寶學會坐起來或者爬行站立的時候,不需要長時間睡在枕頭上,頭發就會慢慢長出來的了。

13、囟門不能碰?

真相!

我們常常可以提聽到老一輩的人說,孩子的囟門很脆弱,千萬不要亂碰,而且千萬不要吹到風。

其實爸媽不要過分緊張,孩子的囟門有皮膚和骨骼的保護,一般情況下,吹風也沒有很大的問題。一般清洗擦拭的動作也不會有影響。但是注意家里家具中的尖角等不要傷害到孩子的囟門是很重要的。

14、骨頭煲粥很營養?

真相!

寶寶到了可以添加輔食的年齡的時候,很多媽媽會認為骨頭湯含鈣量高,營養豐富,所以喜歡將骨頭燉煮之后,煲粥給寶寶當做輔食進行添加。

其實研究表明,骨頭湯中的營養只有肉的10%,單獨熬煮骨頭其實并不能獲得很多的營養。同時熬骨頭湯不建議過長,煲湯的時候如果過長,會導致湯中嘌呤含量太高,同時骨頭中鉛含量多且不容易去除,不利于寶寶生長所需。

其實想要給寶寶補充營養或者增加鈣元素的補充,我們應該學會均衡搭配飲食,一些肉制品、包括魚、蝦都可以給寶寶提供這方面的營養。

15、一根頭發測微量元素?

真相!

微量元素的檢測一般通過頭發、指血和靜脈血,通過一根頭發來檢測微量元素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而且國家2013年就發布了通知,除非是診斷需要,不然不能對兒童展開微量元素檢測。

16、為了好消化,一直堅持喂糊糊?

真相!

早期添加輔食時,應該是從汁狀或糊狀開始,以適應寶寶的胃腸道。但隨著月齡的增長,應該逐漸過渡到較軟的固體(如煮蔬菜)、硬固體食物(如水果、餅干等),這樣有助于鍛煉寶寶咀嚼能力、胃腸消化能力等。倘若一味堅持軟、爛、糊、汁,會使寶寶咀嚼、消化能力發育落后,遲遲不能接受固體食物,影響營養素攝取。

17、吃DHA就可以讓寶寶聰明?

真相!

一般情況下,寶寶不需要額外添加DHA,因為一般的配方奶粉中,也已經含有足量的DHA,寶寶不需要額外添加。所以媽媽們不需要專門去購買以“額外添加了DHA”為宣傳的奶粉哦!

18、小嬰兒不需要刷牙?

真相!

一般情況下,在寶寶萌發第一顆牙的時候,就應該進行清潔工作了。雖然有些寶寶確實存在刷牙的時候哭鬧、極度不配合的情況,但是這并不能影響爸爸媽媽應該為寶寶刷牙的科學做法。雖然寶寶的乳牙遲早要換掉,但是乳牙的健康程度和恒牙的健康程度息息相關。

19、寶寶骨密度低是不是缺鈣?

真相!

寶寶處于快速生長發育的階段,骨骼拉長變粗出現空隙,鈣質才能在這些空隙里面沉積。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爸媽們不用太擔心。但是如果生長發育時期的寶寶骨密度太大就不好了,反而需要密切關注。

20、溶豆好吃又洋氣,給寶寶天天吃!

真相!

溶豆是非常受到寶寶歡迎的食物,而且還能鍛煉孩子抓取物件的能力。但溶豆并不是孩子的必需品,不能給孩子過量地吃。

21、水果代替蔬菜!

真相!

寶寶不愛吃青菜,很多媽媽在面對這個問題時,認為可以用水果代替蔬菜補充相應的維生素,這個做法其實是不恰當的。

盡管水果和蔬菜都屬于植物類食物,但其中的差異也是無法忽略的。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要是寶寶長期以水果代替蔬菜,無形中會攝入過多的糖分,埋下“兒童肥胖”的風險。另外,某些蔬菜中的礦物質、維生素、以及植物蛋白質等,都是水果中不含有的。

因此,想要寶寶攝入均衡的營養,那就絕不能簡單粗暴地在蔬菜和水果之間劃等號了。 要做到蔬果肉都補充,才能做到營養全面。

22、躲著孩子抽煙就好!

真相!

香煙的有毒物質不止停留在我們可見的煙霧里,還會殘留在頭發衣服和墻壁上,數日之后才能去除。所以僅僅躲著還是不行的。寶寶隨時都有可能在玩耍的過程中觸碰到。

23、看動畫學知識,少看點就行!

真相!

看動畫影響孩子的不僅僅是視力,還會讓動畫片這樣快速變化的畫面影響孩子自身的思維判斷,讓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感知能力趨向于被動地接受這樣畫面,沒有得到自然的鍛煉。

所以爸媽們不要貪圖一時的“帶娃方便”而讓孩子過早過多地接觸電視、手機等,美其名曰——學習知識,其實對孩子的幫助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