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盜汗,家長都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體溫,防止他們在出汗后感冒。當孩子出汗時,應立即用干毛巾擦干皮膚,更換衣物,確保孩子不受涼。此外,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避免孩子脫水。被褥也需要經常晾曬,以防止霉菌滋生和消毒殺菌。

對于容易出汗的孩子,家長應進行有計劃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體質增強后,盜汗問題將得到緩解,甚至不會出現大量藥物治療。

對于盜汗的孩子,家長在后半夜和整夜的盜汗問題上要高度重視。除了生理性的出汗,還有一種是病理性盜汗,如兒童身體虛弱,容易出汗。盜汗可能導致孩子體內水和鹽的大量喪失,引起氣虛,甚至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和消化不良等問題。

此外,如果孩子盜汗的同時出現枕禿、囟門閉合延遲、X形腿、串珠肋等現象,很可能是因為血鈣偏低。對于這種情況,3歲以下的孩子比較多。如果孩子盜汗以整夜出汗為特點,同時還有低熱消瘦、體重不增或下降、食欲不振、情緒改變等,應考慮結核病的可能。

最后,家長要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避免因身體狀況引發的盜汗。如果孩子盜汗,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并根據醫生建議給予適當的處理。同時,對于民間流傳的偏方,專家建議在醫師判斷后再決定是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