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的統計,每年在我國0-4歲的兒童中,呼吸系統疾病占所有患病總數的80%,也就是說,這個年齡段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此外,根據《中國實用兒科雜志》的文章顯示,我國城市兒童每年平均呼吸道患病3-6次,農村兒童平均患病2-5次。因此,呼吸道疾病已經成為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由于兒童的抵抗力較弱,當上呼吸道感染時,容易出現咳嗽咳痰等癥狀。咳嗽咳痰是兒童呼吸道疾病最主要的癥狀。然而,武漢同濟醫院兒科教授方峰提醒家長和一些兒科醫生,當兒童出現咳嗽咳痰的癥狀時,不應盲目選擇一些鎮咳藥物服用。因為目前市面上的鎮咳藥物大都是中樞類鎮咳藥,在使用這些藥物時有痰咳嗽時,容易造成痰液堵塞氣道,引起嚴重不良反應,甚至可能對小兒的神經發育產生不可估量的不良影響。因此,許多權威機構都明確指出,鎮咳藥物不應用于兒童。

在上周由北京韓美公司舉辦的一項學術研討會上,武漢同濟醫院兒科方峰教授也指出,兒童呼吸道發育不完善,氣道狹窄、纖毛運動能力差。當有感染或炎癥時,這種情況會變得更加嚴重。因此,方峰教授表示,兒童咳嗽時應先弄清楚原因,再來選擇恰當的診療或藥物。止咳藥物的選擇還應考慮兩個原則:一是只要有痰,就不能鎮咳;二是應當使用能改變痰液性質的藥物,降低痰液粘度,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形成和分泌,然后將“變質的痰液”排出。

此外,方峰教授還提醒說,當有異物侵入氣道時,人體也會條件反射地咳嗽,以排出異物。因此,當兒童咳嗽了,家長應先弄清楚原因,再來選擇恰當的藥物,而不是逢咳必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