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喝冷飲的好處是多方面的,可以有助于體內散熱,補充水分、鹽分和維生素,同時還具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暑的作用。然而,民間有“天時雖熱,不可貪涼;瓜果雖美,不可多食”的俗語。中醫認為,夏季人體陽氣旺盛,陰氣內伏,胃腸道供血較少。大量喝冷飲會導致胃腸道突然收縮,供血量減少,進而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亂,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甚至引發腹痛腹瀉等。因此,我們應該避免因貪涼而暴食冷飲,不宜在飯前或飯后喝冷飲。飯前吃冷飲會影響食欲,導致營養不足。此外,冷飲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但其含量遠不如正常飲食。飯后立即喝冷飲,會使胃酸分泌減少,消化系統免疫功能下降,導致細菌繁殖,引起腸炎等腸道疾病。大量喝冷飲還會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縮,減少胃液分泌,導致食欲下降和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冷飲的攝入量,一次以150ml左右為宜。

對于孩子來說,我們還需要特別注意冷飲的溫度,不要低于10℃。過熱的水會增加出汗,但過冷的水又對正在受熱的機體是一種強烈的不良刺激。不僅會影響正常進餐量,還會損傷胃腸黏膜,影響消化功能。因為寒濕相加最傷胃,進而導致抵抗力下降和增加“中暑”危險。

綠豆湯是北方人的祛暑良藥。綠豆氣味甘寒,里面為黃色,可固護脾胃,表皮綠色可入肝經,可以清腸胃的熱毒,還可以治臃腫、止渴。在飲用的時候可以加少量糖或鹽,甜味的東西可以健脾,咸味則可補腎。需要注意的是,綠豆不宜煮得過爛,以免有機酸和維生素遭到破壞,降低功效。又因綠豆性涼,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食。除了綠豆,像赤小豆、扁豆等也可以煮成湯,能解暑利濕、健脾利腎。此外,還可以喝酸梅湯,夏天汗多容易傷陰,而烏梅本身酸甘化陰,有養陰的作用。

夏季高溫,出汗過多,體內鹽分減少,體內的滲透壓就會失去平穩,從而出現中暑。因此,孩子應該多喝些鹽開水,可以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從而達到防暑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大量的飲水,應該少量多次。此外,喝的時候不要加太多的鹽,不要在晚上喝大量的鹽水,因為一般大量出汗是在白天。

為了幫助孩子輕松應對夏季的高溫,我們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孩子的米粥。夏天寶寶預防熱傷風的方法是多喝水、少食油膩食物、注意休息。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喝綠豆湯、酸梅湯等來解暑利濕、健脾利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