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小孩子很容易患上弱視,而且孩子越小,治療效果就越好。因此,一旦發現寶寶出現弱視的癥狀,就必須及時發現并治療,以保護孩子的視力健康。那么,寶寶弱視有哪些癥狀呢?

首先,要了解弱視的癥狀。如果你的孩子做事笨手笨腳,喜歡瞇著眼鏡看東西,看電視時喜歡湊得很近,就要小心了,可能是弱視導致的。弱視會導致他們看不清楚東西,進而導致粗糙運動和精細運動的能力減低。

此外,要留意和寶寶當前的標準視力進行對比。寶寶出生時,視野窄小,上下不超過15度,左右不超過30度,看不見20cm以外的東西。兩周后,孩子可以辨認較大物體的形狀和顏色。2個月時,視野明顯增大,左右眼會同時追視人的動作。3個月時,孩子可以追視移動的小物體,也可以辨別各種不同的顏色。4個月時,孩子會看自己的手,會伸手摸看到的東西。6個月時,雙眼可以對準焦點。此階段眼球逐漸成熟,可分辨上、下、左、右不同的方向,立體感的建立也接近完成。9個月時,視力約0.1。1歲時,視力大約有0.2,視野寬度慢慢接近成人。3歲時,視力大約可達0.6左右。等到3歲左右時,有精細的視覺反射運動。4歲前后,視力達到1.0。

然而,常規的視力體檢不一定能查出弱視。最好去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出生不久的嬰兒,可以通過角膜映光、紅光反射、瞳孔檢測、眼底檢查(有時可以做)等方法,檢測嬰兒眼睛的總體健康狀況。0-2歲的孩子可以檢查視覺功能,觀測眼睛是否隨目標移動,是否具備優先觀看法等。這個階段還無法用視力表檢查。2-3歲的孩子,可以使用圖形視力表。3歲以后,才能使用E字型視力表。一旦發現孩子有弱視,一定要及時治療,千萬不能“等等看”,不能抱僥幸心理。如果弱視拖著不治的話,弱視眼的視力下降會由可逆變成不可逆,導致深度知覺和周邊視力的缺陷。弱視患兒年齡越小,療效越好,治愈率越高,成年后則基本治療無望。7歲前治愈率達82%-83%,大于7歲的兒童弱視治愈率僅為46%-64%。13歲以后,眼到大腦皮質層神經通路基本發育完善,視力提高的希望越來越小,治療的困難越來越大。另外,因為弱視眼用不了,那只健康的眼睛(健側眼)就顯得很珍貴了,一旦因為疾病或者外傷壞掉,孩子就會終身失明。弱視最重要的治療之一是通過眼鏡或隱形眼鏡來矯正屈光不正。不過,治療周期可能長達幾個月到幾年。這是因為弱視的人,大腦長久以來已經“習慣”看模糊的圖像,因為前面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學習如何用這只“壞眼”看得更清楚。如果進行治療,大腦要“重新學習”如何用正常的眼睛看清楚東西以增加視力。所以,一般是給健側眼戴眼罩或者滴眼藥水,促進大腦修復弱視眼。

以上就是寶寶弱視的癥狀,判斷小兒弱視的方法,請大家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