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呼吸暫停的癥狀及因探究
新生兒呼吸暫停的定義是呼吸道氣流停止時間大于等于20秒,或者呼吸道氣流停止時間小于15秒,同時伴有面色蒼白和心率減慢,即每分鐘小于100次。早產兒呼吸停頓在10~15秒,不伴有心動緩慢的稱為周期性呼吸,這是正常現象。
容易發生呼吸暫停的新生兒包括:
1. 出生時體重小于等于1800克的早產兒。 2. 有神經系統疾病的嬰兒。
周期性呼吸(快速呼吸伴暫停)是由延髓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所致。每次呼吸間隔時間超過20秒即為呼吸暫停,此時可能發生低氧血癥和心動過緩,需要采取措施刺激呼吸。新生兒低氧血癥有暫時性刺激呼吸的作用,但幾秒鐘后會抑制呼吸。
中樞性和阻塞性呼吸暫停的區別在于,中樞性呼吸暫停是由于缺乏足夠的從延髓呼吸中樞傳至呼吸肌的神經沖動,嬰兒便停止呼吸。阻塞性呼吸暫停(上呼吸道梗阻)是由下咽部軟骨組織阻塞而引起呼吸氣流阻斷,導致呼吸費力但不能將空氣吸入肺中,并很快出現低氧血癥和心動過緩。因為胸壁運動的存在,梗阻性呼吸暫停不能被阻抗型呼吸暫停監測儀測出,但鼻部氣流的監測就可發現無氣流存在。
對于低出生體重兒,他們有發生呼吸暫停的危險。因此,在嬰兒護理過程中,需要使用呼吸和心率監護儀,以及脈搏光電血氧儀來監測嬰兒的血氧飽和度。一旦發現呼吸暫停、心動過緩或血氧飽和度的下降,護士應立即采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