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用餐過程中,很多孩子總是閑不下來,家長也喜歡慣著孩子。那么,如何為孩子喂飯呢?這里有一些建議。

首先,要杜絕喂飯這種行為。家里老人總是擔心孩子吃不飽、吃不好,養成了喂飯的習慣。但實際上,我不反對這樣的做法,我的目標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他的奶奶總是擔心他自己吃不飽,覺得吃得臟兮兮還吃不完一碗飯,效率太低,還要打掃衛生。為了不給孩子喂飯,我在孟孟2周歲的時候,讓他開始自己學習用兒童餐具吃飯。剛開始的幾個月,他確實吃得非常臟,圍嘴嬰兒座椅以及地板上都是食物。為了避免撒到地板上,我直接在嬰兒座椅下面鋪了一張四方布,這樣就方便清理。

孟孟可能生性頑皮,自己吃的不亦樂乎,吃一些丟一些,還說要喂給小熊吃(座椅上印著的小熊圖像)??目慕O絆還是吃完了,習慣了一段時間后,他已經能很好地運用勺子了。雖然也會灑出來,比一開始穩當很多。他奶奶看見他這樣,自然就同意了我的做法。偶爾他撒嬌或者我很忙的時候,也是會喂飯,但是次數不多,沒什么影響。

其次,餓一頓,小懲大誡。孩子總是有逆反心理,你越是讓他吃,他就越是拒絕。到最后這成了他的娛樂方式,你追他跑,多有意思。孩子大一些的時候,餓一頓飯沒什么大影響。但是你這種堅定的態度卻會讓收斂很多。太心軟的父母,是養不好孩子的。

再來說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孟孟第一次上幼兒園前一天,哭鬧著怎么都不肯去,并且絕食抗議。我看他很堅定,沒說話,默默煮了他最愛吃的可樂雞翅,和老孟開心的吃了起來。小家伙邊看電視邊偷瞄,還是不過來,真是他爸的好兒子,一樣犟脾氣。晚上我又煮了他最愛的玉米濃湯,老孟有點擔心孩子餓到,想去叫他吃飯,我不允許。就這樣第二天上學的時候,他已經餓得沒有力氣說話了。我問他還敢絕食嗎?他軟軟的靠著我,表示再也不敢了。我抱著他一頓親親,還有安慰教育,最后做了他喜歡的三明治還有濃湯,讓他帶去學校。從這以后,我們家再也沒有出現過不吃飯這種現象。

最后,要把食物做出《舌尖上的中國》既視感。簡單點說,就是注意食物的配色、餐具形狀、材質和烹飪方法做出一頓孩子一看就有食欲的菜。這樣的飯,小編看著也忍不住咽口水。把食物做成寶寶喜歡的動物造型,或者他喜歡的卡通形象,吸引他們的好奇心,從而讓他們胃口大開。當然,很多父母都很忙,每天工作都已經精疲力盡。更別說還要找食譜,做出復雜的造型吸引孩子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