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夜哭郎":全身心治療法
如何判斷孩子的睡眠是否正常呢?
專家介紹,一些嬰幼兒夜晚不愿上床睡覺,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正常的,但如果孩子要用半個多小時才能入眠,每周出現這種情況的次數超過三四次,而且持續發生一個多月,這時孩子就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睡眠紊亂,家長需要及時求助兒科醫生,以判定是否孩子身體出現了問題。
另外,家長們反映的“孩子做噩夢并在半夜驚醒”也是正常的,但如果這種現象在一段時間內經常發生,可能意味著孩子意志消沉或精神壓力大,父母對此不能忽視。
孩子睡好覺,身病心病都要治。專家認為,孩子如果在溫差較大的冬季變成了“夜哭郎”,最多的可能就是缺鈣。夏天孩子們可以通過曬太陽來補充維生素D從而促進鈣的吸收,但冬季里就必須要按時服魚肝油了,不然鈣會大量流失,從而使孩子容易夜啼。此外,對付‘夜哭郎’還可以補充富含B族維生素的‘慧睡寶’等,增強孩子的飽腹感從而減少醒來的次數。”專家建議,為了充分補充鈣質,嬰兒還要經常補充酸奶、奶酪、松軟干酪、含鈣橙汁、椰菜和深綠色有葉蔬菜、豆類食品、糊狀食品等鈣含量豐富的食物。
專家還指出,白天作息不規律也是嬰幼兒夜晚出現睡眠問題的常見原因之一。“讓孩子們有規律的玩耍、飲食及作息,有助于幫助他們入眠。此外,還可以用激勵法鼓勵孩子趕快睡覺:告訴他們明天要發生的事,告訴他們明天可以穿著心愛的膠鞋上幼兒園,這樣能讓他們對明天充滿期待。”
如果孩子必須依賴某種形式才能入睡,比如必須讓媽媽摟著才能睡著,這通常意味著孩子非常焦慮不安。這是些非常敏感或急需大人投入大量精力照顧的孩子,父母需要給他們一種安全感。還有些孩子總是說衣櫥里有怪物而不敢睡覺,這是因為他們把幻想和現實混在一起。這種情況通常在孩子3歲左右時發生,父母無需太過擔心,變個魔術,“吹口仙氣”,把怪物“吹”跑,孩子就能安然入眠。
五妙招解決寶寶“失眠”問題:
1. 了解寶寶的作息規律,根據寶寶的需求調整喂養時間,讓寶寶白天有規律的醒來和入睡。 2. 保證寶寶睡眠環境舒適,避免光線、聲音和溫度等影響寶寶入睡的因素。 3. 培養寶寶良好的睡前習慣,如洗個熱水澡、講個故事或唱首催眠曲等,幫助寶寶放松心情。 4. 避免讓寶寶在睡前過度興奮,如避免在臨近入睡前進行劇烈運動或觀看刺激性節目。 5. 保持與寶寶的溝通,了解寶寶在睡眠過程中的需求,如尿布是否濕了、是否需要喝口水等,及時滿足寶寶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