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母乳是必不可少的,是寶寶補充營養的關鍵。那么寶寶在哺乳期吃奶量少怎么辦,有哪些方法呢?

首先,我們要讓寶寶有一個平緩的轉奶過程,不可操之過急地突然給寶寶換奶粉。剛進行轉奶時,需將原來的奶粉和現在的奶粉混在一起給寶寶吃。一開始可在原有奶粉中混入30%的新用奶粉,以后可在寶寶無不良反應下,每隔幾天適量增加新奶粉的分量。可以先試著新舊奶粉各一半分量混合吃,再試著在原有奶粉中加入60%的新奶粉。等到寶寶完完全全適應后,這時便可用現在的奶粉替代原來的奶粉。另外需要媽媽們謹記的是,在寶寶轉奶的時期,不可給寶寶喂食輔食。

此外,我們還需要關注寶寶身體健康。家人需及時關注寶寶的身體狀況,寶寶若因病理原因而不吃奶,可帶寶寶去看醫生,遵從醫囑及時治療。在寶寶長牙期間,較堅硬、洞口過小的奶嘴容易使寶寶產生疼痛不適感,因此寶寶需要使用較松軟且洞口稍大的奶嘴。

寶寶吃奶量少的因及解決方法:寶寶奶量少怎么辦?

除了飲食方面,我們還需要多帶寶寶運動。多做運動對調理寶寶的腸胃蠕動以及改善食欲有很大的好處,因此家長每天可多用點時間給寶寶做運動。例如可利用健身架來給小朋友做一些體操,拉動腿和胳膊,捏脊等,也可以和他一起在泳池嬉戲玩耍,這都有利于小朋友的健康。

改善進食環境也很重要。隨著寶寶的生長,聽力視覺越有大的突破,對周圍有很強的好奇心,因此寶寶極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特別是3個月大以后的寶寶),所以家人在寶寶喝奶時應該盡量創造安靜、柔和的環境。可以消除周圍一切噪音來源如電視、手機、廣播等,這樣有利于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專心吃奶。

調整喂養方式也是一個關鍵點。媽媽們可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來選擇適合寶寶的奶嘴,要格外留意奶嘴的設計,洞口的大小。值得注意的是,在喂養前應先將奶瓶倒放,看看奶水滴落是否均勻,以利于寶寶吃奶順暢。家長還可以陪寶寶玩游戲來增強寶寶的運動量,從而使寶寶自然而然在運動后,消耗體力感到饑餓,想要進食。

最后,我們要注意規范吃奶時間。及時調整寶寶的進食時間,可以采納少量喂養、多次餐數的方式,并且使吃奶時間更加規律化。許多媽媽沒有具體確定喂奶時間,多采用“寶寶一哭就吃奶”的方法,這樣是不科學的,不利于寶寶的自身成長。需要媽媽們注意的是,在吃奶前最少一小時避免給寶寶進食或喝過多的水,而且要確保寶寶的食物必須易于消化。

適當用以輔食。由于寶寶天天都吃同一種東西容易使得他們失去對原有食物的興趣甚至產生抗拒的心理。其實四到六個月大的寶寶就可以嘗試喂養輔食,也增多了寶寶的營養源,增了強營養的攝入,由此媽媽可以給多一點新食物上的喂食。

友善、溫和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許多媽媽在面對寶寶不吃奶的情況時表現得過于急躁,有的甚至會采用一些非正常手段逼迫寶寶吃奶,這樣反而會產生相反的作用,使寶寶更加不愿意進食。相反地,媽媽應該以一種溫和,愉快的心情陪伴著寶寶吃奶,這種心情也可帶動著寶寶的進食心情,使寶寶感到安心更利于進食。

適當利用藥物。家長可根據寶寶不吃奶的輕重情況選擇是否就醫。倘若寶寶不吃奶的情況過于嚴重,媽媽們可以帶寶寶去尋求醫生的幫助。醫生會適時開一些開胃的藥物來幫助寶寶提高食欲,增加食量。

總之,作為父母,我們要關注寶寶的身體健康,營造一個良好的喂養環境,調整喂養方式,適當用以輔食,友善、溫和的態度,并適當利用藥物。這些方法都有助于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