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況下,因為新陳代謝率較快,以及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寶寶在天氣悶熱、活動量稍大時或入睡后都容易有多汗的情形。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的。寶寶多汗容易引發汗疹,因為皮膚細致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影響,因為容易流汗所以皮膚常處于潮濕狀態,再加上身體的摩擦,就很容易出現汗管阻塞引起汗疹。

李明諭醫師表示,汗疹是多汗寶寶以及幼兒發燒后、退燒時大量出汗之下常出現的癥狀,尤其退燒時最容易產生。很多孩子在退燒時身上會出現許多小疹子,通常家長會擔心是否因為吃藥過敏而引發或是起了病毒疹,而忽略掉汗疹這個可能。當家長不確定時,可將孩子帶給皮膚科醫師診斷,確定疹子的原因。

孩子出現汗疹表示孩子的皮膚既潮濕又悶熱。雖然孩子正在感冒發燒,家長還是要注意別給孩子穿過于厚重的衣物,應讓孩子處在溫度適中的環境里,仔細觀察孩子流汗的狀況,勤于幫孩子擦汗,皮膚保持干爽就不容易引發汗疹,衣服濕了也要立即更換,通常輕微的汗疹只要讓孩子待在涼爽的環境中且照顧得當,2、3天后汗疹就會消失。

但是,如果孩子的汗疹反復發作,發作時孩子因為癢而去抓,都會讓汗疹狀況更加嚴重,很可能變成深層汗管阻塞或并發細菌感染。這時就需要看診擦藥來控制病情,治療時間就會往后拉長。

小孩多汗的原因除了生理因素(如太熱、怕涼等)外,還有病理因素(如感冒、發燒等)。照顧不當也會引起多汗。例如,家長深怕孩子著涼,會幫寶寶蓋太厚的被子、穿上過多的衣服,或是穿衣之外還在外頭多包一條包巾。這些都會導致寶寶皮膚處于悶熱狀態,更有可能造成汗管阻塞。

總結起來,寶寶多汗可能與生理因素(如怕熱、怕涼等)、病理因素(如感冒、發燒等)以及照顧不當(如穿著過厚、不透氣等)有關。家長和醫生需要綜合考慮,才能找到原因并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