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楊梅舌并不一定意味著得了猩紅熱。猩紅熱是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中醫稱之為“爛喉痧”。其主要致病菌為β溶血性鏈球菌,而β溶血性鏈球菌主要由患者或帶菌者鼻及咽黏膜含菌的排泄物傳播。常見癥狀包括咳嗽、發熱、咽痛、皮疹、消化道癥狀等。

猩紅熱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空氣傳播,患者咳嗽時會排出大量的細菌。接觸傳播時,當皮膚有破損時或接觸到猩紅熱患者時,容易接觸到β溶血性鏈球菌從而感染疾病。

為了預防猩紅熱,家長應加強衛生,如通風換氣、煮沸消毒食具、用肥皂水或來蘇水擦拭用過的手絹等。當孩子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此外,患者應臥床休息,進行住院治療或居家隔離,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學校在猩紅熱流行期間也應開展晨、午檢工作,發現可疑者應請其停課、就醫和隔離治療。

總之,孩子出現楊梅舌并不一定意味著得了猩紅熱,家長應加強衛生,及時就醫,并進行隔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