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應對孩子敏感期的詛咒與成長
有些家長在孩子學習語言初期,發現他們突然開始說臟話或帶有詛咒的話。這可能意味著孩子正處于詛咒敏感期,這個階段通常出現在3歲左右。在這個階段,家長需要引導、教育孩子,并樹立良好的榜樣。那么,孩子詛咒敏感期是幾歲?如何應對?接下來,我們來詳細介紹。
孩子詛咒敏感期是指兒童在學習語言的初期(一般在3歲左右),喜歡用臟話或帶有詛咒的話。這種詛咒語言往往不分場合,尤其是越被制止就越愛用。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后,孩子就會恢復正常。專家將兒童這個時期的語言習慣稱之為詛咒敏感期。詛咒敏感期的發展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混雜著各種大便、臭粑粑之類的詞,繼而過度到笨蛋。當孩子開始不禮貌,經常對家人尤其是老人說“大笨蛋”等詞時,他在享受語言的樂趣。在這個階段,每次聽到類似的臭粑粑之類的詞,孩子會特別開心,笑得打滾。家長往往無法理解,明明是不好的詞,孩子卻樂此不疲地講。
第二階段:生氣時飆狠話。當孩子生氣時,就開始說各種狠話。比如說“你這個臭媽媽我要把你打死”“我要把你的頭砍下來”等等。在他們嘴里,家人的死法更加慘烈了,會演繹岀各種各樣的版本,還有類似“把你扔到廁所、把媽媽拿馬桶沖走、把爸爸丟到太空外去”等等。
如何應對孩子詛咒敏感期呢?首先,要遠離臟話狠話頻出的環境。孩子只有在干凈、健康的語言環境中,才能意識到這些話不應該說。其次,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用愛代替教育。當孩子說死啊殺的時,我們不必太過擔憂,因為死傷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同時,要教育孩子,說出這樣的話是不被接受的。
此外,要設置臟話狠話隔離區。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哪些話不應該說,并讓他們換位體會到別人的感受。這樣的游戲既能讓孩子明白哪些話會傷人,還能喚起他們的同理心。
總之,孩子詛咒敏感期是孩子語言學習的一部分,父母在這個時候要淡化處理。我們應引導孩子學習語言的奧秘,讓他們通過不斷的學習,逐漸明白哪些話是不應該說的。父母在這個時候不大驚小怪,態度上重視,行為上淡化,就是給孩子最好的引導。
                上一篇:
                患有不孕不育癥在國內可以同時做供卵供精試管嬰兒嗎?
              
                下一篇:
                專家稱很難短期內明顯提升生育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