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對帕金森病的認知度、就診率和診斷率普遍較低,呈現出“三低”狀態。為提高大眾對帕金森病的認知,2021年世界帕金森病日主題為“關注帕金森病生活質量”。帕金森病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后,嚴重威脅我國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第三殺手”。目前,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康復治療等。盡管治療方法多樣,不少患者仍受帕金森病癥狀困擾,如震顫、僵直、運動遲緩、焦慮抑郁、疼痛和便秘等。帕金森病的科普問答如下: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發病率較高,平均發病年齡約55歲。其癥狀包括震顫、僵直、動作遲緩、步態異常等。帕金森病典型癥狀包括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其中運動癥狀主要表現為運動遲緩、震顫(手抖)、肌僵直等;非運動癥狀有嗅覺減退、情緒低落、焦慮、睡眠障礙、便秘等,疲勞感和疼痛也是帕金森病常見癥狀。帕金森病患者出現手抖時,需要高度警惕。

帕金森病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康復治療等。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治療的重要基礎,但需要高度重視治療方案的個體化和隨病情變化的相應調整。手術治療是針對藥物療效減退且出現藥物導致的運動并發癥的病人,是中晚期帕金森病人獲得良好生活質量的不可替代治療方法。康復治療對改善病人運動能力、減少意外損傷、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康復訓練需要長期堅持才能收到效果。

總之,帕金森病并非不可治愈,但治療卻是終身的。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治療的基礎,手術治療和康復治療等方法對改善病人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正確認識帕金森病病情發展,采取科學合理的治療手段,有望從根本上控制疾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