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fā)燒用藥指南:避開常見誤區(qū),安全度過病痛時光!
寶寶發(fā)熱時,作為家長,該如何選擇用藥呢?不少新爸新媽往往會闖入寶寶用藥誤區(qū)。下面,小編就給各位父母支支招,看看如何給寶貝正確用藥。
誤區(qū):擔心退熱藥有副作用不給孩子服用 一位5個月的小朋友,體溫39℃,家長既沒有給用退熱貼,也沒有服用退熱藥,詢問原因,是家長擔心退熱貼和退熱藥有副作用,以致沒敢給孩子用。
用退熱貼、洗熱水澡、多飲水等都屬于物理降溫方法,不會給孩子帶來副作用。但是,高熱時(體溫超過38.5℃)就應給孩子服用退熱藥物,以避免高熱驚厥。
實際上,任何藥物或多或少都會有副作用。當體溫超過38.5℃,就應該給孩子服用安全的退熱藥物(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如果使用過程中發(fā)現有過敏等問題,可避免以后再用。由于這兩種藥物成分相對來說非常安全,所以才作為非處方藥物(OTC)推薦。所以,家長不要因擔心藥物的小小副作用而棄之不用,最終將導致孩子因高熱出現驚厥。
寶寶發(fā)燒使用藥物如何降低副作用 如果孩子體溫超過38.5℃,可給孩子服用退熱藥物。建議“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一次使用“對乙酰氨基酚”,下一次使用“布洛芬”。一般“對乙酰氨基酚”降溫效果能維持3-4小時;而“布洛芬”能維持6-8小時。如果服用一種退熱藥物效果不明顯,可使用另外一種退熱藥物。
為什么孩子發(fā)熱時建議兩種退熱藥(“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呢?因為這兩種退熱藥成分不同,都有退熱作用。而且,交替使用在保持退熱效果的同時,又可減少每種藥物劑量。每種藥物劑量相對減少,自然會降低因使用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退熱藥,這么用效果好 1、最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成分的藥物,比如美林和泰諾林。 2、給孩子退熱時,最好兩種藥物交替使用。這樣可以減少每種藥物24小時內使用的次數,還能減少藥物的副作用。這兩種藥物成分不同,對嬰幼兒的副作用也不同。 3、原則上,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后4小時可選擇布洛芬;使用布洛芬6小時后可選擇對乙酰氨基酚。如果退熱效果不理想,前期使用藥物劑量不足的可以將劑量補足,也可以選擇另外一種退熱藥物。如果孩子出現高熱驚厥,兩種藥物可以同時選用,而且每種藥物劑量依然照舊。 4、服用一種藥物如果出現嘔吐,應該選擇另外一種藥物。
總結: 當寶寶發(fā)熱時,家長應該根據醫(yī)生的建議和藥品說明書,選擇合適的藥物。同時,要注意藥物的副作用,合理使用藥物,避免藥物濫用導致的其他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