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出生不久,更換尿布時有時會有糞便殘留在上面,這可能是由于放屁而產生的。新生兒的消化系統非常強大,因此在放屁時會帶有一些糞便。那么,新生兒屁便是什么?新生兒屁便怎么辦?以下,八寶網小編將為大家詳細解答。

首先,新生兒屁便是否正常?新生兒的小屁屁經常發出的消化性驚嘆,雖然聲響有力,有時可能會讓父母感到難為情,但這是完全正常的。當新生兒的消化系統逐漸成熟,吞入肚子里的空氣在釋放時的頻率和音調也會相應降低。

此外,母親在喂養過程中也需要注意自己的飲食。不要吃過于油膩的食物,也不要進食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如大蒜、蘿卜、西藍花、牛奶、奶制品等。

關于排便問題,國際母乳會出版的《母乳喂養的女性藝術》一書指出,每個寶寶的排便頻率都不相同,甚至同一個寶寶在不同時間周期的排便頻率也會有所變化。

在寶寶開始吃母乳后,她可能每吃一次奶就會排便一次。對于母乳喂養的寶寶來說,這并非腹瀉,而是她得到了足夠母乳的標志。大約六個星期后,寶寶可能每周只有兩到三次排便,有時甚至一周一次或更少也是正常的。隨著排便頻率的減少,排便量會增加。

母乳喂養的正常寶寶在排便頻率上因人而異,差別很大。因為母乳中含有足夠的水分滿足寶寶的需要,母乳喂養的寶寶沒有便秘的憂慮,排便之間的時間間隔和便秘沒有必然聯系。

那么,新生兒在排便時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呢?新生兒在大小便時可能會有表情發呆、全身用力、哭鬧等表現。因為小寶寶胃腸功能、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不成熟,吃奶時同時排便,睡覺時排便,小寶寶的大小便可能隨時產生。

正常寶寶會小便8-10次,母乳喂養的大便少的2-3,多的甚至3-5次;配方奶喂養的至少會產生1次大便。

如果寶寶的大便有異常,如便稀呈黃綠色且帶有粘液,有時呈豆腐渣樣,這可能是霉菌性腸炎。如果孩子有以上癥狀,需到醫院就診。

如果寶寶的大便呈現血便,首先應檢查是否給孩子服用了鐵劑或大量含鐵的食物。

如果寶寶的大便呈現糞便量少、呈綠色粘液狀,這通常是因為喂養不足引起的,這種大便也稱為“饑餓性大便”。

如果寶寶的大便呈現淘米水樣,且無腹痛,嬰兒快速出現脫水、抽搐、休克等癥狀,那么孩子患霍亂病的可能性較大,必須立即到醫院就診。

如果寶寶的大便有酸味,但并無臭味,這是完全正常的。如果寶寶同時出現屁多且臭的現象,就是有積食了。可以喂一些有益菌調節腸道,如媽咪愛等。

最后,如果寶寶的大便有奶瓣,這也是正常的。關鍵要注意寶寶的精神狀態和食欲情況,只要精神佳、吃奶香,就不必擔心,也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