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秋冬季節,寶寶的身體調節能力不及大人,所以媽媽外出時應隨時為寶寶攜帶一件薄外套。葉淑寧醫師還特別提醒,在清晨外出或騎摩托車、自行車帶寶寶出行時,也應給寶寶戴上口罩。在早上起床時,不能讓寶寶直接站在冰冷的地板上,應穿上防滑襪或鋪設地墊,但應避免使用地毯。

2、現在很流行通過食用益生菌來改善過敏問題。益生菌確實具有調整消化道功能的作用,還可以改善因食物引起的皮膚過敏問題。然而,要幫助寶寶做好腸道保健,還需要注意寶寶的年齡。如果寶寶還未滿6個月,那么在使用益生菌之前最好先請教醫師。

3、塵螨是引發寶寶過敏問題的一大元兇,因此,家中環境應盡量保持無塵螨狀態。建議定期將寶寶寢具以55℃以上的高溫進行清洗和殺菌,并在陽光下暴曬。同時,也應考慮使用防螨寢具。寶寶的玩具娃娃也需要經常清洗,或減少使用絨毛類的玩具。此外,布質窗簾可以更換為百葉窗,布藝沙發也最好改為木質桌椅。使用空氣凈化器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但要注意,在使用一段時間后要記得更換濾網,這樣才能長久保持空氣清新。

4、不要讓寶寶接觸太過刺鼻的氣味或空氣,例如車子排放的廢氣、油漆、香水、煙味、烤肉味等。如果確實需要經過這些環境,林世倉醫師建議暫時給寶寶戴上口罩。

5、雖然家長要盡量防范各種引起過敏的因子,但也不能因此就保護過度,整天把寶寶閑在家里。要對抗過敏,歸根到底需要寶寶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及抵抗力,這樣才不會稍一接觸過敏原就立刻出現不良反應。因此,每天應該幫寶寶安排一些肢體活動的游戲,或到空氣清新的地方做做運動,這樣會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讓寶寶更健康。

6、喝母乳是最好的預防過敏的方式之一,因為母乳含多種抗體,能有效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因此,在寶寶出生之后,目前建議最好能夠純粹母乳喂養6個月以上,這樣能顯著降低過敏的發生幾率。因為寶寶腸道的滲透性較高,再加上本身無法分泌免疫球蛋白A,所以,食物中的過敏原如牛奶蛋白便很容易通過腸道進入體內,進而引發過敏反應。一直到寶寶出生后6~9個月時,腸道功能才比較完善,因此,建議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盡量拖延到出生滿6個月之后。

7、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多給寶寶哺喂母乳,以增加體內的抗體、減少過敏疾病的發生。另外,在給寶寶制作輔食時,最好選用當季的新鮮食材,避免海鮮、堅果類等比較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此外,有些含有色素的糖果、零食也可能誘發過敏,所以,最好不要讓寶寶吃顏色太過鮮艷的糖果或蜜餞。

8、寶寶如果患有異位性皮膚炎,那么秋冬季洗澡的水溫仍舊不要過高,而且在洗完澡之后要認真做好全身保濕,可幫寶寶涂抹具有保濕效果的乳液。此外,外出時別忘了加強寶寶臉部肌膚的保養,避免讓冷風長時間吹襲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