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是人們不喜或不需要的聲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無法避免接觸噪聲,只是接觸的性質和時間不同。長期接觸強噪聲會對人的聽力造成損傷,這是一個普遍認知的事實。然而,你是否知道接觸噪聲對孕婦和胎兒有什么影響呢?我國和國外的醫學科研人員在這一點上進行了大量研究,證實強烈的噪聲對孕婦和胎兒都會產生許多不良后果。

我國學者曾對懷孕期間接觸強噪聲(95分貝以上)的女工所生的子女進行測試,并將結果與其他條件相似的兒童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前者的智商水平比后者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噪聲經常引起子宮收縮,影響胎兒的血液供應,進而影響了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

此外,母親接觸強噪聲也可能對胎兒的聽覺發育產生不良影響。一些國外研究表明,孕婦在懷孕期間接觸強噪聲(100分貝以上)使嬰兒聽力下降的可能性增大。這可能是由于噪聲對胎兒正在發育的聽覺系統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如果生活中充滿噪音,就會對寶寶產生影響,例如:突然的巨大聲響可能會使寶寶受到驚嚇,長期的噪音會讓寶寶覺得煩躁,甚至影響聽覺的發育。美國的新生兒科醫師曾研究過,在機場附近地區居住的人群中,新生兒畸形率從0.8%增加到1.2%,主要癥狀有脊柱畸形、腹部畸形和顱腦畸形。

有研究顯示,孕婦若受過85分貝以上的噪音影響,胎兒在出生前就已喪失了聽覺的靈敏度。噪音也會使孕媽咪本身煩躁不安、情緒不穩、影響睡眠,母親沒有辦法好好休息,胎兒就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了。

因此,為了預防高頻聲音損傷胎兒的聽力,在進行音樂胎教時,請注意以下幾點:

1.盡量降低磁帶的噪音或不使用傳聲器 2.最好請專業人員幫助選購磁帶,以確保磁帶的質量。 3.每次聽的時間不宜過長。

音樂胎教主要是對胎兒進行聽覺訓練。例如,孕婦在做家務、整理房間時,只要有時間就可以哼唱一些歌曲,讓胎兒不斷地聽到母親那合著旋律的動人歌聲,傳遞身體的“愛的信息”,對奠定母子交流的基礎是最有效的方法,對于培養胎兒的感受性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孕婦聽音樂,應根據生活規律,隨時聽取,但不宜戴耳機,音量應控制在45~55分貝之間。給胎兒聽音樂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是5~10分鐘,時間選在晚上7~9點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