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流汗是正常情況,但有時孩子會流虛汗,或即使不動也出汗很多。如何通過推拿按摩解決孩子流汗問題?八寶網小編來分享一下。

對于“不正常”的出汗,家長應該如何應對?汗證分為實證和虛證。通過觀察出汗的時間、部位等情況,可以辨別孩子出汗的證候,進行對癥調理。睡前出汗、頭部出汗的孩子,多數伴有煩躁、脾氣大、面紅、舌尖紅等表現,這類孩子大多是實證,與陰陽不平衡、心火有余、肝火旺盛有關。治療這類孩子,手法以鎮靜安神、清熱、止汗為主。可以給孩子運太陽、清心經、清肝經。清肝經和心經,能幫助孩子疏肝氣、降肝火、清心火。太陽穴是治療汗證的要穴,既能祛邪,又能調整陰陽,陰陽調和了,孩子不僅能減少出汗,還能按時入睡。

入睡后出汗、身體出汗的孩子,入睡后至半夜容易出汗,這類孩子都會有五心煩熱,即手心、足心、胸口自覺發熱,舌紅的特征,這是屬于陰虛盜汗。陰虛容易化熱,熱則會逼迫孩子體內的津液外泄,形成盜汗,多與心肺腎三臟陰虛有關。對于陰虛盜汗的孩子,可以用清天河水與二人上馬配合。清天河水為清熱之法的代表,二人上馬為滋陰要穴,兩者配合,一清熱,一養陰。熱清則陰液得以保存,津液留存了,孩子體內生的虛火就自然滅了。

如果分辨不出實證與虛證,可以用掐揉腎頂腎頂是小兒推拿中用于止汗的要穴,有補腎壯骨、斂汗的功效,不論虛實均可運用。操作多為3揉1掐。如果孩子出汗多,家長不確定是不是病證,但不放心,可以先幫孩子揉掐腎頂。

寶寶經常出汗,推拿恢復與調理方法探討

治標更治本,找到根本原因,對癥治療。因為盜汗、流虛汗只是表現,要找到原因和對應的處理方法。表虛不固這類孩子一般體質較差,平時容易感冒,神疲乏力,出汗時以上半身為主,白天動則汗出。家長應該把治療重點放在補肺脾固表,可以用五行里培土生金的原則幫孩子,補肺經、補脾經,加揉肺俞。

氣陰兩虛孩子出汗多,以盜汗為主,形體消瘦,還常伴有夜啼,哭聲無力、低熱、手足心熱等表現,這類孩子屬于氣虛和陰虛兼備。家長應同時注重益氣養陰和清虛火,可以用補腎經,清小腸,揉二人上馬,以滋陰補腎。

無論孩子是虛證還是實證的出汗,都應該找到根本原因,從五臟上進行干預,通過補益肺氣、脾氣,滋補腎陰,來從根源上給孩子止汗。但往往卻是很多家長遇到問題只會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不懂得基礎的中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