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是許多胃病的主要病因。然而,孩子為何會感染幽門螺桿菌呢?他們是如何感染的?幽門螺桿菌又是如何傳播的呢?八寶網的小編將為您解答這些問題。

那么,孩子是如何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呢?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過程通常如下: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由于細菌的作用,他們可能出現慢性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等疾病。然而,這些癥狀的出現時間是不確定的。在癥狀發作之前,很少有人能察覺自己是攜帶者。因此,攜帶幽門螺桿菌的孩子變成了成年家長、長輩,他們在無意識的行為下,又將這種細菌傳染給自己的孩子。幽門螺桿菌就是這樣一代代地傳播。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可怕之處在于,在感染前期,患兒通常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脹、食欲不振、惡心、干嘔,以及矮小、貧血等癥狀。如果家長未能引起重視,等到患兒不斷長大,幽門螺桿菌可能在體內“興風作浪”,引發一系列嚴重的病癥。

此外,從日本的流行病學數據來看,給孩子治療幽門螺桿菌實際上具有一定風險。12歲以下兒童一般采用藥物控制而非根治。因此,為了讓孩子免受幽門螺桿菌的折磨,為避免幽門螺桿菌在患兒體內醞釀、到成年時才病癥爆發,杜絕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是最好的辦法。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有三種:一是口-口傳播,這是幽門螺桿菌傳播的主要形式。例如,許多帶有幽門螺桿菌而不自知的長輩,在給孩子喂飯時,因為擔心孩子無法咀嚼消化,先把食物嚼碎再喂給孩子;在就餐過程中,孩子和成人共同使用餐具;家長和孩子口對口親吻等。二是糞-口傳播,例如飯前便后不洗手,又直接接觸食物,則可能引發傳播。三是其他途徑,例如有胃病史的父母,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幾率也比普通孩子的更大。

幽門螺桿菌從感染到發病,通常持續一段不短的時間。這樣看來,即使孩子在感染幽門螺桿菌后沒有立刻表現身體不適,但這種感染仍給孩子未來的健康埋下了隱患。我們由此可知,即使是健康的父母本身,也可能是幽門螺桿菌的潛在攜帶者。為了讓孩子免受相關病癥的折磨,家庭成員應改進彼此之間親密的相處模式,打造衛生安全的家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