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語言發育較慢怎么辦?如何進行有效語言訓練?
每個寶寶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在語言和行為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當寶寶學說話晚一些時,父母不必過分擔憂,關鍵是要進行有效的語言訓練。那么,怎樣才能幫助寶寶學會說話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寶寶語言發育的特點。在寶寶3個月大時,除了哭鬧外,他們嘴里還會嘟囔一些東西,他們會把頭轉到聲音的方向,并安靜下來微笑回應。在6個月時,寶寶會開始咿咿呀呀地使用輔音,通過發出聲音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在9個月時,寶寶會發出更多樣的聲音和音節組合,聽到熟悉的東西名字或人名時,他們會轉頭看。在12個月時,寶寶會開始說“爸爸”或“媽媽”,對簡單的指令做出回應,并會發出長串的聲音。在15個月時,寶寶會模仿新詞匯,理解大約50個詞左右。
在寶寶18個月時,他們能理解并說出200個左右的詞匯,有時會突然說出大量詞匯,進入詞匯爆發期。在24個月時,寶寶能理解語句之間的關系,語言清晰地表達出內心的意圖和想法。在36個月時,寶寶可以理解復雜的長句,掌握語法結構和構成規則等。
父母應該熱情地與寶寶交談,這對寶寶學說話起著關鍵的作用。父母不需要試圖糾正寶寶的語法錯誤,對寶寶說的話要采取肯定的態度,盡管有時可能不知道寶寶在說什么,也不要表現出困惑。只要寶寶在說話,父母就要認真傾聽,而不是心不在焉。
父母最好蹲下來,和寶寶的視線在同一水平,看著寶寶,認真地聽寶寶說話,并給予積極的呼應。寶寶的語言發育特點,就像一顆大樹,埋在下面看不見的樹根是“認知”,長出來的看得到的樹干和葉子是“語言”。只有樹根強壯有力,可以吸取土壤里的水和養分了,大樹才會枝繁葉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