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射乙肝疫苗會有副作用嗎?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當大家帶孩子去接種疫苗時,常常會擔心接種疫苗后會出現不良反應。那么,乙肝疫苗的常見不良反應有哪些呢?一般來說,乙肝疫苗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局部反應通常會在注射后幾天內出現,如注射部位疼痛、硬結或紅腫等。全身反應則可能包括發熱、頭痛、肌肉痛等。這些反應通常不需要特殊處理,可以自行緩解。但是,如果出現了嚴重的過敏反應,如嚴重心肝腎等臟器損傷、活動性結核等,就需要立即就醫。

接種乙肝疫苗時需要注意哪些人群呢?我國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為基因工程疫苗,相比早期的乙肝減毒活疫苗,其有效性更高,不良反應更少,但并非所有人都適合接種。以下是一些不適合接種乙肝疫苗的人群:

1. 發熱、患急性或慢性嚴重疾病者(包括嚴重皮膚疾病、嚴重心肝腎等臟器損傷、活動性結核等)應推遲接種;

2. 已知對疫苗任何成分,如酵母細胞、輔料成分過敏者;

3. 以往接種甲、乙型肝炎聯合疫苗或單價乙型肝炎疫苗過敏者。

乙肝疫苗的接種部位為上臂三角肌,注射方法是肌內注射。皮內注射或臀部肌肉注射均不能達到最佳免疫效果,所以應避免。但是在血小板減少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使用肌肉注射容易發生出血,在這些特殊的情況下可使用皮下注射。

此外,乙肝疫苗的注射方式為肌內注射,而不是靜脈注射。在特殊情況下,如血小板減少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可使用皮下注射。但是,在任何情況下,乙肝疫苗都不能靜脈注射。

乙肝疫苗接種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注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