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寶寶如何避免變成"沙發土豆"?
家長對兒童肥胖有許多疑問:是不是吃得較多而運動較少就會發胖?家庭中其他人的肥胖情況是否會影響到孩子?兒童肥胖是“短期效應”,還是會對未來的健康埋下隱患?本期,我們邀請了江蘇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陳輝,為家長們解答這些問題。
Q:為什么年齡較小的孩子吃得多而運動少,卻不容易發胖?
細心的媽媽會發現,月齡較小的寶貝肥胖的并不多,多數孩子都是從3、4歲開始逐漸圓乎起來的。為什么孩子小時候吃得較多而運動較少反而長不胖?陳主任說:月齡較小的孩子雖然每天吃得較多、睡得較多,但他從食物中吸收的營養主要是為骨骼和肌肉輸入“能量”,并且小寶寶各個器官功能還在發育,所以即使吃得較多也很難囤積為脂肪。而且年齡較小的孩子,家長照顧的更加精細,涉及的高熱量食物會相對較少。反而是到了3、4歲以后,孩子在食物的選擇上有了自己的偏好,特別是對一些脂肪量高的肉類及熱量高的“洋快餐”情有獨鐘。不良的飲食習慣加之不愛運動,熱量的攝入量遠高于消耗量,所以肥胖的幾率大大提高。
Q:父母雙方肥胖對孩子會有多大的影響?
“雖然以上說到的3、4歲時孩子如果不注意飲食很容易誘發肥胖,但每個寶寶還是存在個體差異的,這和脂肪細胞數量的個體差異及遺傳都有一定關系。”陳主任說,孩子父母雙方如果都胖,子女長大后的肥胖率有70%—80%;如果父母有一方肥胖,孩子長大后的肥胖率有40%—50%。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三個肥胖的“危險期”需要家長格外注意,如果孩子在這個三個階段出現肥胖,長大后肥胖就比較難糾正,三個危險期分別是:孩子出生后的三個月、出生后的第一年及11—13歲年齡段。
Q:“米其林寶寶”會隨著年齡增長誘發哪些疾病?
不少小寶寶從幾個月就開始出現了藕節胳膊、藕節腿,外加肚子上幾層肉,白白胖胖就像個“米其林”。這種肥胖類型的寶寶,由于皮膚皺褶度深,更易誘發皮膚濕疹;隨著月齡的增長,胖寶寶的呼吸容易受到影響,肺活量不太好,還容易引起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到了孩子生長發育期,肥胖還會造成孩子的性早熟,特別是肥胖的女孩,月經初潮提前對于身高會有著直接的影響;“需要提醒家長的是,肥胖孩子的心理疾病不容忽視。特別是學齡后肥胖兒童需要家長的心理關懷。”陳主任說,年齡較小的胖寶寶對于自己的體型還沒有主觀上的意識,但當胖寶寶進入了幼兒園或是小學以后,班級里其他孩子會起“小胖墩”、“胖豬”等外號,這會大大加大孩子心理上的負擔。
Q:寶貝狼吞虎咽吃飯香更有助于成長?
“肥胖寶寶減肥主要還需通過飲食治療,在吃飯的時候家長要培養孩子細嚼慢咽的習慣。”陳主任說,不少家長在飯桌上看到孩子狼吞虎咽吃得香就很高興,但這其實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吃飯速度太快,吃的太猛不僅對孩子的胃腸功能有損傷,也不利于孩子“減重”。孩子在飲食上要控制。在食物的選擇上,低糖高蛋白的食物最佳。同時,家長要培養孩子每天運動的習慣,冬季也要堅持每天至少30分鐘。 過度肥胖會限制寶寶的生長發育
天氣漸冷,媽媽們又開始忙著給寶寶進補了!一不小心,寶寶在不知不覺中就有點過于肥胖了。如果本來就不瘦的寶寶,被媽媽這樣一補,更加胖墩墩的!
嬰兒期喂養要注意體重超標
開始的4個月嬰兒有1/3的熱量用于生長,以后因為運動量增加了,只有1/10的熱量用于生長。如果每千克體重給予120千卡以上的熱量,嬰兒就會過胖。
胖墩寶寶養成的六大飲食壞習慣
有的媽媽在飲食上傾向于選擇肉類或高脂肪食物,以及較為精致、太甜的食物,高纖維的食物卻又攝吃得太少,這樣的飲食習慣造成營養過剩,寶寶不胖才怪!
上一篇:
寶寶哭鬧時,這個小信號告訴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