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攢肚現象及其應對措施探討
許多寶寶如果長時間沒有排便,媽媽們都會擔心寶寶是否便秘或攢肚子。那么,寶寶攢肚的原因是什么?媽媽該如何應對呢?八寶網的小編為您解答。
寶寶攢肚的原因隨著寶寶的成長,其消化能力得到顯著提高。母乳能夠充分消化、吸收,剩下的殘渣不多,無法刺激直腸形成排便,因此寶寶排便的次數會減少。這也意味著媽媽的母乳質量很好,營養均衡,寶寶的消化能力良好,導致腸蠕動不足(太好吸收了,無需充分蠕動),從而出現“攢肚”的現象。
攢肚通常發生在純母乳喂養且尚未添加輔食的寶寶身上,而混合喂養的寶寶攢肚現象較少。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母乳確實比奶粉更易消化、吸收更好、利用率更高。
那么,媽媽應該如何應對寶寶攢肚呢?
1、做腹部按摩。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旋轉按摩10次后休息一下,再按摩10次,反復進行3回。也可以讓寶寶仰臥,抓住他的雙腿做屈伸運動,做10次,然后單腿分別屈伸10次。這樣可以幫助寶寶促進腸蠕動。
2、適當多喝水。兩次喂奶之間喂一些白開水或菜水、果水,等到給寶寶添加輔食就可以徹底解決這種攢肚狀況了。
3、增加奶量。如果寶寶大便減少,體重增加不理想,可能因為是母乳不足,寶媽要及時給寶寶增加喂奶量。
4、刺激肛門排便。每天兩次在寶寶吃奶后20-30分鐘左右,用油質外用藥涂在寶寶肛門口,墊上軟紙,輕輕推按肛門,慢慢做10次。這樣寶寶很快就會產生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簽蘸上植物油,輕輕伸到寶寶肛門口處,也可引起直腸的排便。
便秘和攢肚有什么不同呢?
1、便便的形狀:攢肚時,寶寶只是便便的次數減少,但便便的性狀依然是稀糊狀,寶寶排便時不費力;便秘時,寶寶的便便比較干、硬,所以排便時會比較費勁,有時候能把臉憋紅。
2、精神狀態:攢肚時,寶寶的精神狀態、食量、睡眠等一切表現都如常;便秘時,寶寶可能還會出現睡眠不穩、便便時容易哭鬧、煩躁不安等不良情緒。
3、發生時間:攢肚只發生在寶寶2~6個月;便秘任何階段都可能發生。
4、治療方案:攢肚不需要特殊治療,但也可以嘗試給寶寶按摩。便秘時,可嘗試按摩、食療,或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開塞露,但開塞露刺激性較強,不建議自己使用。
                上一篇:
                孩子驚跳反應的干預時機及生病相關因素探討
              
                下一篇:
                帕金森病蛋白芯片檢測工具,做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