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獨自睡覺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有時孩子可能難以接受獨自入睡。那么,如何幫助寶寶獨立入睡呢?八寶網(wǎng)小編來為大家詳細講解。首先,父母需要明白,與孩子分床、分房睡覺的時間不應一概而論,而應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逐步推進。

第一步,培養(yǎng)寶寶的睡眠習慣,先讓他學會睡整覺。在培養(yǎng)習慣之前,我們需要充分了解寶寶的生物鐘,知道他每天需要睡幾個小時,喜歡在什么時候午睡,以及晚上何時開始感到困倦等等。如果直接按照網(wǎng)上的作息時間表生搬硬套,自然很難成功。接下來,我們需要觀察寶寶發(fā)出的睡意暗示,比如當他開始揉眼睛、打呵欠,不再對眼前的玩具、繪本感興趣時,我們可以開始哄睡了。

其次,我們需要布置一個適宜的睡眠環(huán)境。一個適宜的睡眠環(huán)境,包括適宜的溫度、光線、聲音,新鮮的空氣以及舒適的床。寶寶睡眠時的理想環(huán)境溫度是24-28度。如果夏天天氣炎熱,可以用電扇來幫助降溫。白天最好能開窗通風,不過開窗時記得不要讓寶寶待在臥室里,以免受涼。臥室內(nèi)的光線不宜過于明亮,燈光或陽光不能直接照在寶寶臉上,以免寶寶分不清白天和夜晚。如果孩子怕黑,可以加一盞小夜燈。在睡前,我們也要把電腦、平板、手機等拿遠一些,因為藍光也會影響寶寶的睡眠。此外,臥室的環(huán)境要安靜,減少噪音。正常說話沒問題,但也不必追求過度安靜,以免寶寶對聲音過于敏感,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醒來。床的軟硬度要適中,最好是木板床,以保證他的脊柱正常發(fā)育。

然后,我們需要帶寶寶做好睡覺前的準備。在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后,我們可以開始帶寶寶做睡前準備了。這一步是為了讓睡覺不再來得很突然,以免讓孩子感到不適應。我們可以設定一套睡前程序:洗澡、換睡衣、刷牙洗臉、上廁所、睡前講故事、閉上眼睛睡覺,逐漸幫孩子養(yǎng)成規(guī)律的睡前習慣。以后,每當我們開始進行這套程序,孩子就會意識到,睡覺的時間到來了。

關于哄睡,業(yè)界內(nèi)已經(jīng)有不少科學的方式,比如《實用程序育兒法》中4S程序里的噓-拍法,查德·費伯的費伯入眠法等等。每個孩子的喜好和特點不同,建議爸爸媽媽多多嘗試,找到最適合自家寶寶的方式。我們也可以在睡前播放輕柔的音樂、搖籃曲、白噪音等等,幫孩子放松身心,緩解夜間焦慮。我們還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安撫替代物,比如觸感輕柔的玩偶,或者帶有媽媽味道的輕薄衣物。它們的作用是讓寶寶感到安全、舒適,從而逐漸放松下來。不過,不建議家長采用哄睡、奶睡,或者用安撫奶嘴等方法,以免寶寶產(chǎn)生新的依賴,戒除起來又要耗費一番功夫。

此外,父母還要控制一下寶寶午睡的時間,不要看寶寶睡得香就不忍心喚醒他。如果午睡時間過長,醒的太晚,晚上自然難以入睡了。

第二步,和寶寶同屋不同床睡。給寶寶準備一張小床,然后把小床放在大床旁邊。這樣,父母和寶寶可以透過床的欄桿看到彼此,既方便照顧,也不會讓寶寶喪失安全感。在布置小床的時候,注意不要放置太多玩具、衣物,以免不小心覆蓋到寶寶的口鼻,影響呼吸。

第三步,和寶寶分房睡。在正式分房睡之前,我們要先幫寶寶做好鋪墊,消除他的恐懼與不安。比如告訴他:“寶寶,你馬上就3歲了,為了祝賀你長大,以后你就要擁有自己的房間啦!”并且和他一起挑選房間內(nèi)的擺設、裝飾等等。這樣,孩子便會對分房產(chǎn)生期待感,也會對自己的小房間產(chǎn)生喜愛之情,他會認為這是一件有儀式感、證明他成長了的好事,而不是被父母“發(fā)配邊疆”了。

開始分房睡的時候,父母可以在床邊等孩子睡著之后再離開,或者先不關房門,讓他能聽到父母就在不遠的地方。等孩子適應之后,他就不會害怕了。當然,如果孩子生病不舒服,或者某天格外需要父母,也可以適當?shù)慕蛹{孩子與自己睡,只需要注意,別讓孩子再次產(chǎn)生依賴心理就行了。事實上,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個人空間,孩子也不例外。等他真的習慣了獨自入睡,習慣了有一個自己的小空間,即使他想和你一起睡,孩子反倒會不愿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