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黑眼圈可能是腫瘤的信號?
眼睛腫瘤的真相:你敢相信嗎?日前,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一位專家表示,眼睛腫瘤可以在任何年齡階段發生,然而最常見于10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0-3歲的嬰幼兒。他們最常見的病癥是視網膜母細胞瘤,占所有病例的70%。這個中心每年接收的此類病患數量也從過去的50多例迅速增長到現在的100多例。這種腫瘤的威脅性極大,可能導致失明,甚至危及生命,但卻經常被家長忽視。
那么,什么是視網膜母細胞瘤呢?這是一種惡性眼底腫瘤,它可以發生在視網膜的任何部位,包括影響視力的黃斑區。腫瘤的位置和大小決定了它的表現。
從臨床就診情況來看,眼睛的異常最常見的表現是白瞳癥,即眼睛的瞳孔呈黃白色反光,類似于“貓眼”。如果腫瘤長在黃斑處,即使不是很大,也可能導致視力下降,常表現為斜視。有些患者因眼睛發紅就診,此時腫瘤可能已發展到晚期,因造成繼發性青光眼、出血而出現眼睛發紅。當腫瘤長得過大甚至突出眼外,則會使眼球突出。一旦發現上述癥狀,要盡快到醫院做詳細的眼底檢查。
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病因有40%來自家族遺傳,60%與環境、物理、化學因素有關。其中,遺傳的影響相當明確:有父母患視網膜母細胞瘤病史的患兒發病率在40%-50%;家里有一個單眼腫瘤的孩子,再生第二胎的遺傳幾率是1%;有一個雙眼腫瘤的孩子,再生第二胎的遺傳概率也是40%-50%。而非遺傳因素則相對模糊,可能與接觸X射線、婦女懷孕感染乳頭狀瘤病毒或使用某些殺精子的避孕藥有關。
由此,對有家族遺傳史的孩子完全可以提早干預。如果患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家長能在產前進行基因篩查診斷,有可能提早發現孩子是否帶有致病基因,從而在出生前后做密切監視,一旦發現苗頭可及時干預。即使沒有做過產前基因篩查診斷的有遺傳病史家庭,其新生兒還可以通過眼底照相或散瞳查眼底及早篩查是否潛藏腫瘤。已經生過一個視網膜母細胞瘤患兒的家庭,則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優生優育。
對于單眼腫瘤后,要檢查所謂的“好眼睛”,可能發現更早期的腫瘤,從而提高治愈率。即使沒有立即發現“健眼”長腫瘤,對患兒健眼定期觀察直到10歲也是必要的。
因此,10歲以下的小孩子眼睛容易長腫瘤,如果父母發現的及時,對于這種病的冶愈還是很高的,所以父母平時不要只賦予孩子物質上的需求,更要留意下孩子的身體狀況!孩子六歲前不宜戴太陽鏡。孩子的眼睛比成人的眼睛更稚嫩,那孩子可以戴太陽鏡嗎?如果不戴太陽鏡,孩子的眼睛可以裸露在紫外線下嗎?請當心不要這樣逗寶寶玩。
研究發現肥胖兒童的維生素D水平較低。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在對肥胖和非肥胖兒童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維生素D水平低在肥胖兒童中更為普遍,而且與2型糖尿病的風險因素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