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吐奶因及處理
嬰兒吐奶現象較為常見,那么嬰兒吐奶是否真的是因為吃多了呢?當寶寶出現吐奶時,家長們應該如何正確護理呢?寶寶吐奶后,一般需要間隔多久后才可以再次喂奶呢?
嬰兒吐奶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通常由于寶寶年齡較小,神經系統并未完全發育,因此容易引發吐奶。家長可以通過一些措施來減輕寶寶吐奶的現象,例如在寶寶吃完奶后,輕輕豎立并輕拍背部,讓寶寶將胃內吸入的空氣排出,這樣就可以減少吐奶的發生。

然而,如果寶寶總是吐奶,無論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都應該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許多寶寶在2-3個月大時,吃奶后經常吐奶。如果是人工喂養,這可能是由于在喂奶的過程中吞入了過多的空氣,建議家長將寶寶放在肩膀上,輕拍寶寶的背部,讓他打嗝。
需要注意的是,吐奶可能是由于寶寶吃多了胃腸道自我保護而導致的,也可能是由于胃部神經過于敏感,將喝入的空氣以打嗝的方式排出,同時將胃內食物一起吐出。但如果是突然出現嘔吐,像氣槍一樣,奶水從胃射入食道,從口腔噴出,并伴有發酸、凝固的奶汁,就稱為吐奶。此時,如果嬰兒體重減輕,沒有明顯增加,吐奶頻率增加,說明寶寶可能感到不舒服,需要及時就醫。
對于寶寶吐奶后的護理,家長需要保持抬高的姿勢,以防止嘔吐物進入氣管導致窒息。如果孩子躺著時發生吐奶,應將孩子臉側向一邊,吐奶后,孩子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
此外,吐奶后需要適當補充水分,但應在嘔吐后30分鐘進行,以避免再次引起嘔吐。如果寶寶嗆奶后呼吸順暢,可以嘗試再喂一些水,但如果寶寶哭聲宏亮、中氣十足、臉色紅潤,則表示寶寶沒有大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