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寶寶需要補充水分

寶寶無法像成人一樣在口渴時主動飲水,因此需要依靠母親或其他看護人員觀察。當寶寶不斷用舌頭舔嘴唇,口唇干燥,或者在更換尿布時沒有尿時,都可能暗示寶寶需要補充水分。

2、了解寶寶最健康的飲水選擇

最好的選擇是不含甜味的白開水。長期飲用含甜味的飲品可能會影響寶寶對母乳的攝取,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特別要避免給寶寶飲用人工配制的飲料,因為這些飲料中的人工添加劑可能會對寶寶的胃腸道產生刺激,輕則導致不適,妨礙消化,重則引發痙攣。

3、何時給寶寶喝水

寶寶在出現上述需要補充水分的情況外,一般在兩次喂奶(喂食)之間,屋外時間過長,洗澡后,睡醒后,晚上睡覺前等都需要給寶寶喝水。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喂奶前不要給寶寶喝水,以免影響喂奶。

4、根據年齡和情況適當喂養水分

人體對水分的需求會受到年齡、室溫、濕度、活動度、體溫、奶水或食物中水含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新生兒期,由于喂母奶的次數多,若奶水充足,一天喂養1-2次就足夠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喂養水次數和每次喂養水量都需要增加。但在實際喂養過程中,寶寶能喝多少水,會根據寶寶的意愿而定。這說明寶寶體內的水分已經足夠。

5、給寶寶飲用適宜的水溫

嬰幼兒的消化道粘膜相當脆弱,不能承受過冷或過熱的水的刺激。夏天如果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水就直接給寶寶飲用,可能會引發不適甚至痙攣。過熱的水則可能會導致燙傷。因此,夏天以飲用室溫的水為宜,冬天則應控制在40℃左右。

經過研究發現,喝燒開后再冷卻至室溫的水最為有益健康。燒開后再冷卻的水,其中的氣體比未煮之前少一半左右,因此水分子之間的凝聚力增加。這樣的水與人體細胞內水的特性十分接近,與人體細胞有良好的親和性,因此涼開水最容易被人體吸收并透過細胞膜,有利于新陳代謝,增加血紅蛋白,并增進機體的免疫功能。科學家觀察發現,常飲涼開水的人體內脫氫酶活性高,不易疲勞。

需要注意的是,涼開水暴露在空氣中后,氣體又會重新進入水中。因此,燒開后冷卻4-6小時內的涼開水,是最理想的飲用水。長期貯存以及反復傾倒的涼開水會被細菌污染,所以每次煮的水不要太多。不要將涼開水反復燒開,否則水中的重金屬濃縮,不利健康。夏天可飲用與室溫相同溫度的涼開水,冬天則應飲用稍溫的開水,因為太冷的水會損傷孩子嬌嫩的消化道粘膜,影響消化能力,引起腹痛、食欲不振等,甚至發展為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