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包莖是許多媽媽都可能遇到的問題。新生兒包莖的發(fā)病率較高,因此許多媽媽可能會對是否要為寶寶進行包皮手術產(chǎn)生疑慮。那么,新生兒包莖應該如何處理呢?接下來,我將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首先,日常護理是必不可少的。當寶寶患上包莖后,家長需要特別注意保持陰莖的清潔,經(jīng)常清洗龜頭包皮中聚積的污垢。如果包皮口有炎癥(如紅、腫),可以先用消炎藥或熱敷,炎癥消退后如果排尿情況見好,可以暫不進行手術治療,但如果仍感排尿困難或出現(xiàn)包皮嵌頓,應及早到醫(yī)院治療。

其次,手術治療也是一個可行的選擇。一般情況下,患包莖的小兒可以在三四歲后進行手術治療。如果炎癥感染上行到泌尿系統(tǒng),則危害更大。在無粘連時,可以使用局部麻醉后的手術法治療,將包皮口擴大。采用氣導管擴張術治療,可以使絕大多數(shù)包莖患兒免于手術治療的痛苦。在擴張術前,將麻藥滴入包皮外口,2-3分鐘后應用一次性氣囊導管,對包皮與陰莖頭之間的粘連進行分離,然后上翻包皮,清除包皮垢后,敷上少許藥膏,最后將包皮恢復原位,覆蓋陰莖頭。整個操作僅需要十幾分鐘,只在氣囊充氣時略有脹感,分離粘連時稍感不適。術后兩天復查上藥一次,以后只要保持局部清潔,注意經(jīng)常清洗,就可以防止再粘連。氣囊導管擴張術是一種非創(chuàng)傷性治療,不出血,痛苦甚微,大部分孩子都可以配合接受。

然而,是否越早進行手術越好呢?我國一般建議是在5、6歲之后再進行包皮環(huán)切或環(huán)扎手術。這是因為,很多生理性包莖到四五歲就可以上翻包皮,露出陰莖頭,無需進行手術。此外,寶寶年齡小,不配合手術,后續(xù)的護理也比較麻煩。如果在家護理不好,可能導致傷口出血等情況。等到孩子到5、6歲,此時年齡尚小,也沒有那么敏感,痛覺會弱一點,孩子也足夠懂事,能夠配合術后護理,達到減少并發(fā)癥的時間。

總的來說,對于新生兒包莖,家長需要重視日常護理,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就醫(yī)。如果需要手術治療,要在適當?shù)哪挲g進行,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