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宮頸癌發病率呈現年輕化趨勢。25~39歲女性的宮頸癌平均發病率增加了近5倍,死亡率增加了2倍。宮頸癌是我國女性最常見的生殖道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居世界第二。每年約有13萬例新的宮頸癌病例,每年死亡人數超過5萬例,宮頸癌患者年齡較年輕。在過去的10年里,我國25~39歲年輕女性宮頸癌的平均發病率增加了近5倍,死亡率增加了2倍。門診中經常遇到未生育的年輕女孩被診斷為宮頸癌前病變,少數患者在就診時患有宮頸癌。

高危HPV感染與宮頸癌的關系是當前研究的重要課題。從感染到宮頸癌,至少需要5~10年。這表明25歲以前的年輕女性應盡快采取行動,在感染高峰期前有效應對和預防。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高危HPV感染者呈雙峰現象,即存在17~24歲和40~44歲兩個高峰。

我國已批準HPV疫苗,包括HPV二價(適合9~45歲)、HPV四價(適合20~45歲)、HPV九價(適合16~26歲)等三種疫苗。這里提到的“價格”是指疫苗中病毒抗原的類型。HPV疫苗的價格越高,對接種者的保護就越廣泛。世界衛生組織關于HPV疫苗的立場文件指出,以上三種疫苗可以預防大多數宮頸癌。

宮頸癌的預防措施包括一級預防、二級預防和三級預防。一級預防主要是提高個人安全性,如保持外陰清潔、正確使用避孕套、減少性伴侶數量等。二級預防包括定期篩查,發現癌前病變。三級預防是治療宮頸癌,主要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和姑息治療。

年輕一代的宮頸癌病例逐年攀升:預防措施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我國宮頸癌呈年輕化趨勢,需要做好預防工作。未發生性行為的婦女具有最佳的預防效果,而已經發生性行為的女性,HPV疫苗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我們應該根據接種者的年齡和當地的衛生資源,選擇接種什么類型的疫苗。同時,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以及采取一級預防措施,都是預防宮頸癌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