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都有給新生兒取乳名的傳統,特別是那些接地氣的乳名。然而,當孩子逐漸長大,在一些公共場合或外人面前使用乳名可能就不那么恰當了。家長們,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呢?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它讓我們明白,在孩子3歲后,盡量不要再使用他們的乳名。

昨天,我送兒子去幼兒園,但他卻無論如何都不愿意去。眼看著就要遲到,他的奶奶又在旁邊說:“孩子不愿意去就算了。”我只好幫他向老師請了一天假。晚上回家,我跟他聊天,詢問他為何突然不愿意去幼兒園。他扭捏了半天,才肯說出原因。原來,前一天奶奶在幼兒園接他的時候,當著很多同學的面叫了他的小名“狗蛋”,小朋友們都笑了出來。他覺得丟人,所以不想去幼兒園。

“狗蛋”這個乳名是孩子的奶奶取的,意思是名字越賤越好養活。我和他的爸爸都不同意,于是就成了奶奶對孫子的專屬稱謂。然而,這個乳名卻深深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寶寶出生后,家長們都會給他取個乳名,供家人稱呼。乳名雖然不如大名大氣有內涵,但溫馨可愛,家人稱呼也剛好合適。然而,家長們有沒有想過,等孩子長大了,我們再稱呼他們的乳名時,是否還合適呢?以我家孩子為例,他今年3歲半,已經不喜歡我們在公眾場合或外人面前稱呼他的乳名了。如果我一不留神,在外人面前叫他的小名“小不點”,他不會答應,而是嚴肅地告訴我:“媽媽,我叫宇辰。”并且一定要我改口再叫一遍他的大名,他才會答應。

結合孩子不愿意去幼兒園的事情,我深思后發現,在孩子3歲后,家長們最好不要在公共場所或當著外人的面稱呼孩子的乳名。因為這樣做可能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家長們給孩子取乳名,可能是因為覺得親昵,但在外人看來,這可能是孩子懦弱的表現,這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可能導致他們變得自卑。另外,有些家長給孩子取的乳名非常隨意,這樣的乳名可能會讓孩子受到小朋友的嘲笑,從而讓他們變得自卑。

還有一個家長們可能都想不到的問題,當我們稱呼孩子的乳名時,實際上把他們置于了我們的保護傘之下。如果孩子長大后父母還不改口,可能會讓他們對父母形成依賴性,遇到問題總是想讓父母幫忙解決,這樣的孩子在獨立意識上可能會比較薄弱。這樣的孩子在今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都可能不會太順利。

因此,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在3歲后,家長們請不要再在公眾場合或當著外人的面稱呼孩子的乳名了。而是應該稱呼他們的大名,并在生活中教他們理解自己的大名,明白其中的寓意。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