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是因腦部缺氧導致血流減少或暫停,從而引發新生兒腦損傷的一種疾病。它嚴重威脅新生兒的生命,也是新生兒后期病殘最常見的病因之一。在第二屆早產兒熱點問題國際研討會上,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Zao C.Xu教授為家庭醫生在線解釋了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發生機制和家長的護理手段。

家庭醫生在線問到,新生兒出現什么癥狀能懷疑是缺氧缺血性腦病?Zao C.Xu教授表示,缺氧缺血性腦病是新生兒在圍產期因窒息而導致腦的缺氧缺血性損害,屬一種產科意外。它的主要致病因素就是胎兒窒息缺氧,這在產前和生產過程中都可以觀察到。產前,例如臍帶繞頸、胎兒心率加快、胎兒出現休克癥狀、胎兒躁動、母親有疾病影響到胎兒等,在圍產期時就可以觀察到異常。生產過程中,胎兒在產道中窒息缺氧,也會導致胎兒發生腦缺氧缺血,出生后容易繼發癲癇,嚴重者會發生腦癱。

那么,預防新生兒發生腦缺氧缺血有無具體有效的手段?Zao C.Xu教授表示,預防該病的手段多是在孕期加強胎兒的發育監視,監聽胎心看有無異常。在生產過程中若發生產道異常,則要及時搶救。有此擔心的孕婦,可以采取剖腹產。國內外在預防缺血缺氧性腦病方面沒有太大區別,關鍵是要對產婦小心觀測,規避容易發生缺血缺氧的因素。

作為新生兒后期致殘的常見病因之一,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發生率高不高?Zao C.Xu教授表示,發生率來講,在發達國家是1-8千分率,發展中國家會更高,主要是看該國的圍產期醫療技術的發展水平如何。每年因窒息而死亡的嬰兒約有920,000名,占嬰兒死亡總數的23%。

腦缺血缺氧極易因治療不當出現腦癱,目前的醫學手段和醫療環境有無辦法解決這種風險?Zao C.Xu教授表示,腦缺血缺氧的遠期不良預后多為腦神經損害的后遺癥,輕微點的是癲癇、智力低下、弱智,嚴重的則會引致腦癱。目前的醫學手段和醫療環境很難解決這種風險,當然藥物治療是一方面(癲癇是采用抗癲劑,弱智就是補充神經營養),像癲癇一類有手術治療手段,是很常規的一種外科手術,只要明確癲癇的具體發病部位和適應癥情況即可。

雖然如此,不過我們提倡主要還是看病后的康復手段。因為兒童的大腦可塑性很強,可以通過教育補充、神經營養、刺激腦部發育等來改善病情,現在已有案例可以證明通過后期康復,不良預后是能治愈的,所以說這種后遺癥發生是可以逆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