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哮喘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階段。哮喘病在幼兒時期開始發病,青年人也有可能患上,而老年人同樣不能幸免。哮喘病的病因復雜,可能由過敏體質接觸過敏原引發,也可能由感冒后誘發,還可能是飲食因素,如食用蝦、蟹和某些調味品,或環境因素,如粉塵、螨、油漆、各種化學物質和花粉、藥物等引發。然而,有些人患病,而另一些人卻不會患病,這取決于個體的體質差異。

有一天,一位家長帶著一個五歲的孩子來看病。這位家長說,她的兒子在嬰兒時期就經常出現面部濕疹和咳嗽,有的醫生說是支氣管炎,有的說是肺炎,還有的說是支氣管哮喘。這個病一直伴隨著他長大,他在幾家醫院輾轉治療,但仍未治愈。那么,這個病到底能不能治好呢?

這個孩子嬰兒期易患濕疹和咳嗽,說明他具有過敏體質。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仔細觀察孩子每次哮喘發作的誘因,如果是飲食引起的,那么以后不能再吃這些食物。如果是購買了新玩具引起的,就得換另一種玩具。如果是家里種了新品種的花草引起的,就要避開。如果是經常感冒誘發的,就要預防感冒并及時治療。總之,哮喘病的病因多種多樣,需要家長細心觀察并避免。

哮喘病發作期多在秋冬季節,夏季較少,因此,夏季被稱為緩解期。許多哮喘病患者在發作時會尋求醫生的幫助,但一旦服藥后癥狀改善,沒有痛苦,他們就會忽視緩解期的治療。哮喘病的治療應根據不同的病因、年齡、性別,以及患者發病時間、個體差異、配合程度等因素來制定治療方案。

哮喘病以喘為特征,但近年來,無喘型哮喘,即以咳嗽為主的哮喘病患者也越來越多。患者表現為呼吸困難及不停咳嗽,肺部聽診無哮鳴音,多發生在秋冬季節,經驗不足的醫生容易誤診。例如,有一個來自湖南的14歲男孩,他的母親帶他來看病,她說兒子的病情已經持續了三年。第一年秋天,他因為受涼感冒后開始咳嗽,治療后有所好轉。第二年,他的咳嗽發作更加頻繁,從秋天到次年春天,他都有發病。第三年,他仍然不停地咳嗽,嚴重影響了他的學習,于是他母親帶著他千里迢迢來廣州求治。經過詳細的檢查和化驗,我診斷他為咳嗽型哮喘。我給他進行了中西醫結合的穴位注射治療,并告訴他緩解期需要進行輔助治療,如使用中藥健脾、補腎;西藥則以增強機體抵抗力為主,如核酪口服液、多抗甲素交替服用半年后無發作才停藥。經過兩年的追蹤觀察,他再也沒有出現哮喘發作。

實際上,哮喘病是可以治愈的。兒童期的哮喘病需要及時治療,急性發作期解除痛苦后,緩解期需要鞏固療效。如果觀察三年到五年沒有哮喘發作,那么就可以說哮喘病已經治愈。

編輯推薦:寶寶幼年哮喘警惕成年患鼻敏感孕媽媽喝低脂酸奶 寶寶易患哮喘冷空氣易誘發小孩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