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喂養與嬰兒酸中毒風險:專家觀點
誤區1:拿果汁當水喝
3歲的樂樂非常喜歡喝果汁,因為他的父母聽說喝果汁對孩子的健康有益處,所以他們盲目地為樂樂購買了大量果汁。樂樂幾乎每天都在喝果汁,尤其是在夏天,他甚至不再喝白開水,只喝果汁。
然而,最近幾天,樂樂突然出現了食欲減退、嘔吐和頭暈的癥狀。他的母親忙帶他去醫院,醫生的診斷是,樂樂很可能因為長期大量飲用果汁,導致低血鈉和顱內壓增高。
專家提示:在國外,這種病癥被稱為“果汁綜合征”。當孩子攝入過多含鈉低的果汁等飲料時,不僅可能導致低鈉血癥和腦水腫,也是兩歲以下嬰兒營養不良和無熱驚厥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適量喝果汁對寶寶身體健康有好處,但絕不能讓它影響甚至代替一日三餐的正常飲食飲水。進餐前,父母不應讓孩子飲果汁,否則會影響食欲,尤其是在夏天,一般每天以不超過300毫升的果汁攝入量為宜。
誤區2:將果汁等同于新鮮果蔬
有些父母認為,只要給寶寶喝足夠量的果汁,即使寶寶挑食,不肯吃蔬菜,或者寶寶嫌麻煩不吃水果,也沒關系,果汁可以替代水果和蔬菜,給寶寶提供營養。
專家提示:首先,如果不是自榨的果汁,買來現成的果汁中一般都含有各種添加劑,如色素劑、防腐劑等,不能與新鮮果蔬相提并論。即使是自己動手鮮榨的果汁,由于缺乏必要知識或習慣使然,固體殘渣往往浪費掉了。然而,果蔬汁與水果蔬菜相比,其最大不足恰恰在于它的纖維素的嚴重缺乏。食物纖維素作用良多,被醫學界稱為“第七營養素”,它可以促進寶寶消化,防止寶寶便秘,還可以防止熱量過剩,控制肥胖等。因此,專家建議給寶寶喝果汁的同時,也要讓寶寶吃固體殘渣,以吸收更多纖維素。
誤區3:將果汁過度加熱
不少媽媽有將水果榨汁溫得很熱后給寶寶飲用的習慣,特別在冬季更是如此,殊不知,水果在榨汁過程中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維生素,而過度加熱則加劇了這種對維生素的破壞程度,因此,加熱時溫度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
專家提示:果汁不宜加熱,常溫或冷藏后食用更有營養。
誤區4:喝完果汁不漱口
有的媽媽在給寶寶喝完果汁后,常常不注意給寶寶清潔口腔,這很容易對寶寶的口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如易導致寶寶形成齲齒等。
專家提示:每次給寶寶喝完果汁后,特別是臨睡前,媽媽應給寶寶喝少許白開水,以幫助寶寶清潔口腔。
誤區5:果汁喝得越多越好
由于果汁中大量的糖不能為人體吸收利用,而是從腎臟排出,長期過量飲用,可能導致腎臟病變,產生一種稱作“果汁尿”的病癥。另外,過多攝入果糖會引起消化不良和酸中毒現象。
誤區6:藥物和果汁同服
果汁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呈酸性,如將一些不耐酸的或堿性的藥物與果汁同服,不僅會降低藥效,還會引起不良反應。如磺胺藥與果汁同服,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對患者健康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