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運動發育受學步車影響探究
日前,衛生部發布的兒童救助指南中,有一項建議引發關注:“別讓嬰兒使用學步車”。這一建議并非空穴來風,使用學步車帶來的問題遠不止安全問題,更為關鍵的是,它可能影響孩子的大運動發育能力。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預防保健科主任劉兆秋表示,在為家長講課時,兒保科通常會特別建議家長別給孩子使用學步車。這個建議的原因有兩點:一是使用學步車給孩子造成傷害的案例較多;二是使用學步車會影響兒童智能的發育,這里所指的智能問題主要是指大運動的發育。每個孩子都需要遵循大運動發育規律發育。孩子在半歲以后要經歷從爬行到站立再到行走的過程。
不少家長為了省力,會在孩子還沒有學會站的情況下,就使用學步車讓孩子開始行走。這種學步方式往往會讓孩子依靠學步車的慣性來行走,而不是依靠自身平衡能力來行走。由此帶來的后果就是,孩子自身的平衡能力發育受到了影響,于是本希望通過學步車讓孩子提前“行走”的家長,最后的結果卻是孩子真正學會獨立行走的時間反倒推遲了。
劉兆秋表示,已經有研究表明,使用學步車的孩子獨自站立行走的時間要普遍晚于沒有使用學步車的孩子。不過家長也不必對已經給孩子選用學步車而感到懊惱不已,甚至擔心孩子發育出現問題。劉兆秋表示,如果使用過程中沒有對孩子造成傷害或留下后遺癥的話,家長大可不必有顧慮。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在走路形態上出現一些問題,如足尖走路、內外八字走路等,則需要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