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年紀尚小,腸胃功能尚未完全發育,飲食稍有不當,就可能導致便秘。那么,究竟哪些飲食上的壞習慣會導致寶寶便秘呢?引發兒童便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1、飲食不足:嬰兒進食量過少,經過消化后的余渣就少,大便自然減少。如果奶中糖不足,可能導致大便干燥。長期飲食不足,會形成營養不良,此時腹肌和腸肌瘦弱,張力低下,推動力減少,形成惡性循環,導致便秘。

2、食物成分不適宜:食物中蛋白質多,碳水化合物不足,腸內分解蛋白質的細菌比發酵菌多。腸內發酵菌少,大便就呈堿性,干燥,排便次數就相應減少。如果碳水化合物多,腸道發酵菌多,發酵產生的酸性物質增加,大便就可軟化。如食物中脂肪多,碳水化合物也多,則大便濕潤易排出。嬰兒喂牛奶多,腸腔中鈣化酪蛋白較多,形成鈣皂使大便多而干燥。

3、缺乏排便訓練:生活不規律,缺乏排便訓練,不能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不能按時大便而形成便秘。常用瀉藥、體力活動少、患慢性疾病(如佝僂病、呆小病)、生活環境突然改變等,均可影響腸道的功能而引起便秘。此外,肛門直腸的疾病也可引起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難,而導致便秘,如尿布疹、肛門裂、先天性巨結腸等病。

那么,如何預防便秘呢?

1、均衡膳食:寶寶的飲食一定要均衡,不能偏食,五谷雜糧以及各種水果蔬菜都應該均衡攝入,小寶寶則可以吃一些果泥、菜泥,或喝些果蔬汁,以增加腸道內的纖維素,促進胃腸蠕動,通暢排便。

2、定時排便訓練: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一般來說,寶寶3個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幫助他逐漸形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了。從3個月開始,每天早晨喂奶后,父母就可以幫助寶寶定時坐盆,注意室內溫度以及便盆的舒適度,以使寶寶對坐盆不產生厭煩或不適感。

3、保證活動量:運動量不夠有時也容易導致排便不暢。因此,要保證寶寶每日有一定的活動量。

對于還不能獨立行走、爬行的小寶寶,父母要多抱抱他,或適當揉揉他的小肚子,而不要長時間把寶寶獨自放在搖籃里。

此外,除了上述便秘的一般癥狀外,如果寶寶還有明顯的腹痛、腹脹、嘔吐、便血等癥狀出現或長期便秘(4~5天排便一次),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檢查,確診引起便秘的確切原因,以防延誤其他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愛心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