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在嬰幼兒的成長發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孩子的骨骼發育、大腦發育和牙齒發育等都離不開鈣物質。那么,媽媽們該如何為孩子補鈣呢?補鈣的原則又有哪些呢?

寶寶補鈣原則

1. 補鈣不要與牛奶或奶粉同服。有些父母為了讓寶寶更容易接受鈣劑,會將鈣片搗碎與牛奶或奶粉混在一起吃,或在喂奶前后給寶寶吃。然而,這樣補鈣容易使奶中的蛋白與鈣結合形成奶塊,造成鈣質無法被機體所吸收。對此,兒科專家建議,可以讓孩子先喝牛奶或奶粉,幾個小時之后再吃鈣劑效果會更好。此外,嬰幼兒寶寶可以選擇方便易服的顆粒沖劑,效果會更好。

2. 補鈣少不了維生素D來幫忙。有些父母只給寶寶服鈣片,卻不知道要同時服用維生素D。維生素D在體內發揮作用主要是通過促進鈣的吸收進而調節多種生理功能。研究證明,維生素D缺乏的時候,鈣的吸收率是10%~15%。但如果補充了維生素D的話,吸收率可以達到40%以上,可以說效果翻倍。因此,補充鈣的同時一定要補充維生素D,父母可以選擇添加了維生素D3的補鈣產品,并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以促進自身合成維生素D。

3. 植酸、草酸影響鈣吸收。中國人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豆類、未發酵面粉中含有植酸;一些蔬菜(菠菜、雪菜、莧菜、空心菜、竹筍、洋蔥、茭白、毛豆等)中含草酸,這些都能與鈣結合成不溶解的物質而影響鈣的吸收。如果實在避免不了,媽媽們可以把蔬菜放到熱水中燙一下,以降低草酸的含量,或是在飯前2小時或飯后3-4個小時服用鈣制品。

4. 要補鈣,少吃鹽。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鈣與鈉在腎小管內的重吸收過程中發生競爭,鈉攝入量高時,人體就會減少對鈣的吸收。鹽的攝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鈣的量越多,鈣的吸收也就越差。國際衛生組織建議中國人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在6g以下,嬰幼兒越少越好。因此,建議喜吃咸食的家庭嚴格控制嬰幼兒飲食中食鹽的攝入,保證嬰幼兒體內鈣的吸收利用。

那么,具體來說,補鈣對寶寶的作用是什么呢?

寶寶補鈣的作用

1.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之一,約占體重的1.5%—2%。人體對鈣的需要量很大,嬰幼兒在出生第一年生長最迅速,1周體重增長3倍,身長增長0.5倍,這就需要大量的鈣鹽沉積在骨組織內促進新骨的形成和骨的生長。體內鈣量從出生時25克左右增至75克,當人體鈣吸收不足的時候,就要動員骨鈣來保持血鈣的正常,用以維持正常生理活動及神經功能。嬰幼兒只有保持骨鈣的正平衡,即每日平均骨鈣沉積超過140毫克,才能達到正常骨骼發育需要量。

2. 寶寶補鈣,方法正確才有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