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營養豐富,寶寶吃多少合適?
雞蛋,被譽為營養豐富的食品,它富含蛋白質、脂肪、卵黃素、卵磷脂、維生素以及鐵、鈣、鉀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其中,卵磷脂和卵黃素對于嬰幼兒的身體發育尤為重要。然而,吃得越多越好嗎?
對于1-2歲的孩子,每天大約需要40克左右的蛋白質,除了普通食物外,每天額外添加1-1.5個雞蛋就足夠了。
對于嬰兒補充鐵質,需要食用蛋黃,開始時也只能將1/4個蛋黃研碎,放在奶糕中食用,以后逐漸加至0.5-1個。如果攝入過多,孩子的胃腸負擔不了,可能導致消化系統功能障礙,引發消化不良和營養不良。
此外,雞蛋還具有發酵特性,如果兒童的皮膚出現生瘡化膿,食用雞蛋可能會使病情加劇。有些家長喜歡用開水沖雞蛋加糖給孩子吃,但由于雞蛋中的細菌和寄生蟲卵不能完全被燙死,因此容易引起腹瀉和寄生蟲病。如果雞蛋中含有“鼠傷寒沙門氏菌”和“腸炎沙門氏菌”,兒童可能會因此患上傷寒或腸炎。如果雞蛋中不含活菌而只有大量毒素存在,則表現為急性食物中毒,癥狀包括嘔吐、腹瀉,年長兒可能會出現腹痛嚴重,伴有高熱,疲乏等。此外,民間有“生雞蛋治療小兒便秘”的說法,但實際上,這樣做不僅無法治療便秘,還可能引發“弓形蟲”感染。這種病發病較急,全身各器官幾乎均會受到侵犯,常常引起肺炎、心肌炎、斑丘疹、肌肉和關節疼痛、腦炎、腦膜炎等,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由于小兒的身體非常嬌嫩、脆弱,尤其是消化器官,經不起強烈的刺激。因此,雞蛋是一種難以消化的食物,我們不應該認為吃得越多越好。給孩子吃雞蛋,一定要煮熟,以吃蒸蛋為好,不宜用開水沖雞蛋,更不能給孩子吃生雞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