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添加是嬰兒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階段,許多爸爸媽媽在這個階段會面臨一些問題。以下是五個常見問題及其解答:

1. 米粉與牛奶能混在一起嗎? 寶寶喜歡吃米粉,媽媽可以將米粉和牛奶攪勻放在奶瓶里。然而,這樣做并不正確。我們給寶寶加泥糊狀食物,一方面是為了給寶寶加營養,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寶寶學習咀嚼,鍛煉舌頭的攪拌能力。嬰兒配方奶粉有其專門的配方,最好用煮沸的白開水沖調。若加入其他如湯汁、米粉,都會改變其配方,降低營養成分,這等于減少了奶量。牛奶中含有酪蛋白,會降低寶寶對雞蛋米粉中蛋白質的吸收率。長期把米粉調在奶粉里吸允,也不利于寶寶吞咽功能的訓練,對日后進食會形成障礙。

Tips:添加輔食時,要在奶之外單獨添加。給寶寶喂米粉,最好采用小勺喂養的方式。雖然給寶寶用勺子喂麻煩了一點,時間也長了一點,但是相信媽媽們為了寶寶的健康發育著想一定會堅持下去的。

2. 輔食是越碎越好嗎? 輔食的細碎程度是與寶寶的成長月齡密切關聯的。輔食添加初期,媽媽們需要給寶寶吃夠碎、夠爛的食物。但為了促進寶寶咀嚼能力和頜面的發育,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的輔食不需要一直都過分精細。1歲以后,軟飯、餃子、餛飩、細加工的蔬菜和肉類都可以幫助寶寶鞏固咀嚼功能的發育。這個時期,牙齒越來越多,寶寶的咀嚼、吞咽動作更加協調,能用牙齒將較粗硬的食物咬磨細碎。這些動作能鍛煉舌頭及整個頜面部的肌肉,為寶寶日后語音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3. 先加蛋黃還是純米粉? 很多媽媽覺得蛋黃營養好,補充蛋白質,含鋅含鐵也高,其實這個說法很片面。首先給寶寶添加的輔食應該是純米粉,因為純米粉引起嬰兒過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而且相對于蛋黃容易消化吸收。對蛋黃有過敏現象的寶寶需要延遲到6、7個月以后再加。對蛋黃過敏更嚴重點的最好延遲到1歲以后再添加。

4. 何時可以添加鹽? 一般建議1歲以后才讓寶寶吃極少量的鹽。如果爸媽給寶寶添加輔食時,過早的添加濃味果汁、嘗鹽味較重的成人食品等,容易造成寶寶對常規輔食不感興趣。

Tips:建議媽媽們還是從平常喂養和生活中做起,不要過早給寶寶添加鹽等調味品。鹽攝入過早、過多都會誘發寶寶今后成人期出現高血壓等疾病。給寶寶加鹽時,媽媽先自己嘗嘗,如果適合自己的口味,那鹽量就放重了。

5. 如何得知是否消化了輔食? 寶貝吃了新添加的輔食后,大便出現一些改變,如顏色變深、呈暗褐色,或可見到未消化的殘菜等,不見得就是消化不良。因此,無須馬上停止添加輔食。只要大便不稀,里面也沒有黏液,就不會有什么大問題。若在添加輔食后出現腹瀉或是大便里有較多的黏液,就要趕快暫停下來,待胃腸功能恢復正常后再從少量開始重新添加。并且要避開生病或天氣太熱的時候。

在添加輔食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包括:認為營養都在湯里,給寶寶光喝湯;認為蛋黃是補充鐵的唯一食品;認為寶寶月齡小,有些食物不敢給他吃。實際上,只要遵循添加的原則,由少到多、由細到粗,一種到多種,給寶寶一定的適應過程,一般大人能吃的,寶寶都是可以吃的。開始寶寶好像能吃的食品不多,但是如果寶寶對每種食品的小華吸收都很好,腸胃也不出問題,很快就可以吃更多東西了。有時腸胃不太適應,或者身體有其他不舒服,比如出牙,可以添加得慢一點,多等幾天。一個寶寶從五、六個月到一周歲,如果平均每周添一種,可以添加三十種食品。糧食可以吃大米、小米、燕麥、黑米、小麥、面條;豆類可以吃豆腐等各種豆制品;種子類可以吃芝麻醬、核桃粉;蔬菜類可以吃西蘭花、菜花、胡蘿卜、黃瓜、土豆;水果類可以吃香蕉、蘋果、梨、李子、桃子、蘆柑、大棗、葡萄;真菌類可以吃蘑菇、香菇,還可以吃雞肉、肝粉、魚粉、蝦仁、蛋類和海產。這樣才能做到營養均衡,不會養成寶寶偏食,挑食的壞習慣。當然,每個寶寶的個體差異不同,有的寶寶會對某些食物過敏,父母也要仔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