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是出生未滿28天的寶寶常見的生理現象,也被稱為新生兒黃疸。其原因主要是寶寶體內膽紅素代謝出現障礙,導致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從而引起發黃現象。紅膽素是血液中紅血球老化后經代謝而產生的一種廢物,如果產生過多或無法排出,就會在體內堆積,進而導致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出現發黃現象。

新生兒黃疸的正常值因出生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足月出生的寶寶黃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早產兒的黃疸正常值是15毫克/100毫升。當寶寶的黃疸值超過12.9mg/dl或新生兒黃疸指數上升過快,或黃疸持續時間超過足月兒在14天內消退,早產兒在4周內消退,或者黃疸退而復現,就表示新生兒黃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黃疸。

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方法包括:1. 如果寶寶是純母乳喂養的,屬于母乳性黃疸,通常出現在出生后的4~7天,并可能持續數周時間。媽媽需要增加每天給寶寶喂養母乳的次數,通過更多的喂養來促進寶寶大便排出,有利于寶寶更快地排出膽紅素,也就是說寶寶排便越多,黃疸消退越快。2. 多帶寶寶出去曬太陽,避免直射,應在樹蔭下,記住要將寶寶的眼睛遮擋好,并給寶寶及時補充水分。這也是最佳的去黃疸方法。3. 光照療法。光照治療是一種通過熒光燈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輔助療法。光照治療通常可以緩解新生兒黃疸,因為紫外光能把膽紅素轉變成一種更容易通過寶寶的尿液排出體外的東西。4. 換血療法。如果新生兒黃疸比較嚴重或經過光照療法后膽紅素水平仍持續升高,寶寶就需要進行換血療法。

此外,新生兒黃疸的食療法也有所不同。方劑1是金錢草15g,梔子6g,茵陳9g,甘草3g,制用法是水煎服,適應癥是新生兒黃疸。方劑2是茵陳、茯苓各20g,梔子、白術各15g,木通5g,制用法是水煎服。如果大便干結,需要去除白術,加大黃5g,枳實5g;如果發熱煩躁,舌質絳紅,需要加生地20g,丹皮、赤芍各15g,適應癥是新生兒黃疸濕熱癥。方劑3是黃連、茵陳、云苓各10g,黃柏、黃芩、梔子各6g,制用法是研成粉,用蜂蜜調成藥餅,貼于肚臍,外用熱水袋溫暖肚臍,適應癥是胎黃不退先天不足,氣血兩虛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