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日常生活主要集中在喝牛奶、睡覺和排便這三個方面。由于這個原因,新生兒便秘成為了許多家長困擾的問題。便秘對嬰兒的健康有著極大的影響。只要嬰兒排便間隔超過48小時,就可以視為便秘。長期便秘可能導致嬰兒出現食欲不振、腹脹或腹痛、頭暈、睡眠下降等癥狀,嚴重便秘的兒童甚至可能出現肛裂或肛裂出血等危險。

那么,如何緩解新生兒便秘呢?嬰兒便秘的按摩方法之一是按摩兒童的天樞穴。讓嬰兒仰臥,孕婦用拇指摩擦中灣、天樞和足三里穴,每個穴位按摩60秒。嬰兒仰臥后,孕婦雙手掌根著力按摩,從羊肉穴到臍下關元穴,重復按摩10次。然后用手掌輪流按摩,按升、橫、降結腸順序運摩5分鐘。手法要輕快、柔和、深淺合適。

此外,孕婦還可以用拇指將嬰兒的下七節骨推500次,然后按摩60秒的龜尾。按摩中灣也可以治療嬰兒便秘。孩子仰臥,孕婦按照順時針的方向按摩孩子的中灣,5分鐘后用拇指和中指揉天樞穴,按摩3分鐘;然后讓嬰兒俯臥,用拇指從上到下推400次,然后揉脾俞和大腸俞。孕媽幫患兒捏脊5遍,也可以治療便秘。患兒的大椎到尾骨要保持一條直線。經常會在患兒的脊背部進行按摩。拇指放在后邊,食、中指放在前邊,三個手指一起用力拿捏皮膚,雙手要輪流捻動,慢慢地往前移動。

掌握了正確的治療嬰兒便秘的方法以后很重要,但是預防便秘更為重要。那么,怎樣預防新生兒便秘呢?

1、對于4~5個月以上的嬰兒,可適當添加輔食。最好將菠菜、卷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放入米粥中一起煮,為寶寶做各種美味的蔬菜粥。蔬菜中含有大量纖維素等食物殘渣,能促進腸蠕動,達到排便的目的。此外,輔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能促進腸肌張力的恢復,對排便非常有幫助。

2、訓練排便習慣:嬰兒可以從3~4個月開始訓練定期排便。由于進食后腸道蠕動加快,排便往往發生。因此,一般來說,兒童進食后應選擇排便,建立排便條件反射,以事半功倍。

3、藥物治療:上述方法對嬰兒便秘仍無效,可采用開塞露排便。開塞露主要含有甘油和山梨醇,能刺激腸道排便。使用時應注意,開塞露注入肛門后,家長應用手夾住兩側臀部,讓開塞露液在腸道內保留一段時間,然后讓孩子排便。效果很好。肥皂頭也可以塞進家里的兒童肛門,這也有排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