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濕疹,作為嬰幼兒階段普遍的皮膚疾病,通常與超敏反應性(或過敏)病癥有關。雖然有時難以找出其根本原因,但大部分情況下,這可能與母親在孕期期間的飲食搭配有關。若母親在孕期食用過多辛辣食物或高熱量食物,可能導致體內濕熱、濕氣過盛,從而引發小兒濕疹。

小兒濕疹的發病原因有很多,其中,皮膚過敏是最主要的原因。具有過敏體質家族史(如父親、母親、祖父母等家庭成員經歷過濕疹、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過敏性角膜炎、哮喘病、過敏性事件和藥品過敏等)的嬰幼兒更容易患上濕疹。食物中的蛋白質是導致嬰幼兒過敏的常見因素,如牛奶、雞蛋、魚類、花生等,其中以花生過敏最為嚴重,且持續時間較長。

嬰幼兒濕疹的誘因也與他們的皮膚特點有關,如皮膚角質層較薄,毛細血管豐富,表皮含水量及氟化物較多,對各種刺激因素較敏感,因此也被稱為“嬰兒濕疹”。此外,濕冷環境也可能促使濕疹加劇。例如,洗澡后或孩子出汗時,濕疹會變得更加明顯。

當孩子患上濕疹后,中醫治療方法可以給予治療。中藥治療濕疹的方式包括:蒼耳棵30克,牡丹皮15克,白蘚皮15克,赤芍15克,玄參15克,生軍15克,地榆15克,地膚子15克。水煎取滲出液待溫涼后洗患處,每日1劑,早、中、晚各洗1次。牡丹皮9克,金銀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敷臉部,每日2-3次,每次約10分鐘。蒲公英花、野菊花、白鮮皮各30克,百部草20克。以上中藥材放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鐘,然后燒開15分鐘。藥水晾涼時,取一塊干凈的沙布放到藥水里浸濕,然后敷在患處15分鐘左右,每日2次。麻椒能消腫、消癢;艾草有鎮定、抗敏的功效,效果非常好。用麻椒、艾草、鹽各適量放入水中熬30分鐘,過濾后取液汁加水洗澡。白蘚皮40克,地膚子40克,牡丹皮40克(以上3種藥均研成細粉),爐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使用方法:將藥充分均勻貯存在瓶中,用時每日3次外搽。

在治療小兒濕疹的同時,父母還需要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小兒濕疹的護理措施包括:1、患者的飲食要按時定量,最好喂母乳。如果患者喝牛奶,要加多水少放糖,并且牛奶煮沸的時間要稍長一些。此外,如果患者消化不好,應立即就醫。2、要避免讓有刺激性的化學物質接觸孩子的皮膚,尤其是不要碰孩子的濕疹,也不要在患處涂抹含有豐富油脂的護膚產品。同時,要嚴禁用香皂和過燙的水清洗患處。3、應保持適宜的室內溫度,因為室內溫度過高會使濕疹的瘙癢感加劇。4、平時要給孩子穿柔軟、寬松的棉織物或軟細面料的內衣,避免穿化學纖維的衣物,并且內、外套都要避免羊毛絨紡織物及絨線衣裳。寶寶的尿布要勤洗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