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兒童健康,防止發生缺鐵性貧血,應首先從日常飲食做起,飲食是人體內鐵的主要來源。

(1)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人體對食物中的鐵的吸收率。動物性食物中的鐵吸收率:魚類11%,瘦肉類22%,蛋類3%,動物肝臟22%,動物血中含有血紅蛋白,吸收率為12%。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吸收率:大米1%,玉米、黑豆3%,小麥5%,生菜4%,大豆7%,菠菜7%。由此可以看出,人體對動物性食物中的鐵的吸收率較高。因此,在日常飲食中注意兩類食物互相搭配,會有利于人體對鐵的吸收利用。膳食中鐵的主要來源是動物血和肝臟,其次是肉類、蛋類、谷類及深顏色蔬菜等。

(2) 提倡母乳喂養。人體對母乳中的鐵的吸收率可達50%,而牛乳等乳類中的鐵的吸收率為2%~10%。一般情況下,6月齡的嬰兒,如果喂養足夠的母乳,就不會發生缺鐵性貧血。對于人工喂養的嬰兒,則必須及時添加輔助食品,否則,嬰兒體內儲備的鐵用完后,便會人不敷出,發生缺鐵性貧血。

(3) 維生素C對鐵的吸收起著重要作用,因為鐵必須由高價鐵轉變為低價鐵的復合物才能被吸收,這個過程需要維生素C的作用,因此補鐵的同時必須注意添加維生素C,在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4) 鐵的吸收還需要蛋白質、乳糖等物質。食物中如蛋類、瘦肉類、乳類等都含有優質蛋白質,乳類含有豐富的乳糖,為了防止體內缺鐵,還需要同時補充這些物質。

(5) 植酸、草酸、鞣酸、磷酸等物質與鐵結合容易形成不溶解物質,因此這些物質都會影響鐵的吸收。我國居民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因此,上述物質在日常飲食中容易攝入較多,而這些物質經水煮后便會從食物中溶解到水里,這樣就會減少其含量。

(6) 制作食品時,可以選擇鐵制炊具,這樣便可增加食物中的鐵元素。但是,烹調時要避免食物加熱時間過長、溫度過高,否則容易使食物中的鐵遭到破壞。

(7) 堿性環境會妨礙鐵的吸收,因此在制作食品時,可以加些醋之類的調味品,制造一個酸性環境,以促進鐵的吸收。

同樣值得提醒的是,補鐵不要過量,如果兒童體內的鐵過量,結果會適得其反。目前,兒童的鐵強化食品種類較多,鐵的制劑也較多,千萬不要盲目地給孩子補鐵。

每兩個孩子就有一個缺鋅

孩子的童年不僅需要歡樂的時光,更需要一個扎實的健康基礎,媽媽一定要給孩子提供持續充足的鋅元素,滿足他們身體成長的需要,幫助他們更快更好的長大!

寶寶補鋅食譜牛肉番薯蛋(圖)

牛肉番薯蛋 適合10個月以上的寶寶……

刻意給寶寶補鋅會損害健康

電視里經常播給寶寶補鋅的廣告,媽媽一邊看一邊捉摸著:補鋅真的這么重要?那咱家的寶貝需要補一補嗎?孩子是否需要補鋅可不是媽媽捉摸就能決定的,而應該是醫生說了算,刻意地補鋅反而會損害寶寶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