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寶寶食欲不振癥狀:寶寶厭食的食療方法
醫生指出,春季許多小寶寶都會出現“疳積”病癥,主要表現為厭食。然而,“疳積”并非簡單的厭食,它在1~5歲兒童中較為常見,多由營養失調引起。許多年輕的父母盲目跟風地給孩子提升營養,一味地讓孩子吃東西,這樣反而增加了孩子的腸胃負擔,損害了孩子的腸胃氣,滯積上焦,導致胃口降低。專家建議:這些孩子可以通過物理療法,配合中藥調理來改善病癥,尤其是針灸療法會有顯著的治療效果。然而,針對孩子的營養結構問題,成年人應當從小讓孩子養成平衡膳食的習慣,根據孩子的個人需要,定質、定量、按時喂養,改正其貪食之力、挑食等壞習慣。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帶孩子在戶外適度活動,增強抵抗力,防止出汗導致發燒感冒等不適。
3歲的晨晨(筆名)因為最近兩天總喊著胃疼被送到了醫院兒科就診。令醫生驚訝的是,在過年時,由于擔心孩子消化不好,父母不斷給孩子喂“消食片”,而有這樣行為的父母還很多。“如今孩子不知道多么難喂,零食吃多了,偏食也比較嚴重,”晨晨媽告訴醫生,逢年過節時,孩子吃的雜并且油膩,她擔心孩子消化不好,就把消食片當零食,沒事兒給孩子吃一顆。這樣的方式是她聽小區里別的母親說的,“說小孩健胃消食消食片是中藥材,沒有什么問題的。”有的母親甚至在用餐前也給孩子來一顆,孩子用餐就香了。
一些父母由于擔心寶寶胃腸不好或者用餐時沒有食欲,而給其吃消食片來協助健脾開胃,這是一種舍本逐末的做法,不但不會改善寶寶厭食的病癥,反而會傷害寶寶的健康。寶寶不想吃飯首先要找出原因,例如膳食結構是否合理,消除可能導致厭食的疾病,消除缺鋅、缺鈣,喂養行為是否合適,寶寶是否有過大的壓力或者日常生活安排是否有效等,找到原因后還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改善的方法,而不是僅僅依靠藥品。消食片也是藥,必須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或藥品說明書上的規定服用。
如果長期依賴藥物幫助消化,胃、腸必然懶惰,長期這樣,原本也不健康的胃、腸功能最弱,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利。空腹服用更會對孩子的胃造成傷害。寶寶厭食該怎么辦:1、不允許孩子吃零食,孩子的飲食應按時、定量,不吃零食,少吃甜品及油膩、油炸食品;2、科學研究喂養,從寶寶輔食添加起,應保證科學、有效的喂養,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結構。父母不必給孩子吃所有的健康食品,更不能根據孩子想要什么就給他什么,使飲食沒有控制。應該科學喂養,使食材種類多樣化,大小糧搭配,營養均衡,色、香、味、形齊全;3、適當地食用保健品或藥品,輕微厭食的患者可以食用保健食品,稍大的孩子可以吃山楂卷或單味雞內金。較嚴重的患者可以服用中藥材調脾合劑、健脾丸等;4、讓孩子輕松自在地進餐,孩子有缺陷,不要在用餐時教育,以免使孩子焦慮,影響消化道的功能。孩子進餐時,應該有愉快、安靜的環境;5、不要過度慣著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討論他的食量,以及他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當該用餐時,把食物端上桌,細心喂養,如果孩子不吃,不要強迫,如吃一口就講一個故事,或遍地追著孩子喂食;也不必責罵,應該把食物端走。如果下次還不吃,再繼續這樣做,讓他餓一兩餐,因為適度的挨餓能改善孩子的胃口。
下一篇:
寶寶提升免疫力全方位指南:關鍵點一網打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