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兒童自愈風險:可能導致慢性支氣管炎
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著她瘦弱的愛女走進了醫(yī)院門診室。小女孩自一歲起就飽受支氣管哮喘的折磨,哮喘發(fā)作的頻率相當高,已經成為了“老病號”。在治療方面,這位母親嘗試了各種方法,包括西藥、中藥、驗方和各種奇特的土法,但效果并不理想。小女孩飽受病痛的折磨,而她的父母對治療漸漸失去了信心。他們常聽人說,孩子得哮喘不要緊,到了發(fā)育年齡會自然痊愈。這位年輕的母親對此表示困惑,她想知道這個說法是否正確,是否有實現的可能性。
然而,這個說法并不正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看法呢?有關專家對小兒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哮喘的好發(fā)年齡在六歲以內,1~5歲的患病率為1.83%~1.20%,學齡期后患病率逐漸下降,14~15歲時患病率為0.29%。雖然確實有部分哮喘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發(fā)病,但這種現象并不能用來證明哮喘患兒“發(fā)育后能自愈”,這種觀點并不科學。
支氣管哮喘發(fā)病的基本原因是特異性體質的人在多種激發(fā)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導致氣道處于高反應狀態(tài),哮喘的本質是氣道炎癥。然而,某些激發(fā)因素的作用是可以改變的,例如,在嬰幼兒年齡階段,他們很容易感冒,而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誘發(fā)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年齡增長,人對某些病毒的免疫力會提高;又如,面粉、雞蛋、牛奶等食物也可使某些特異性體質的嬰幼兒激發(fā)哮喘,在日常生活中,這類食物是經常接觸的,有的患兒可漸漸對這類食物產生耐受性。
為什么有些家長對哮喘患兒的治療效果失去了信心呢?主要是害怕激素治療的不良反應。現在,哮喘的治療已進入了新的階段,已推廣使用的糖皮質激素噴霧法吸入可直接、有針對性地治療氣道炎癥,療效較過去大大改觀了。故家長不要失去信心,應對緩解期的哮喘患兒采取糖皮質激素吸入用藥,進行積極的預防性治療。
在哮喘發(fā)作時,應根據哮喘發(fā)作的嚴重程度進行分級治療。簡單地說,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進行判斷和處理——
輕度:可以平臥,說話能成句,在走路等運動時出現氣促。一般霧化吸入茁2激動劑即可控制。
中度:喜歡保持坐位,說話只能講短句,喂食困難,說話時可出現氣促。仍以霧化吸入茁2激動劑為主,必要時考慮口服或靜脈使用糖皮質激素。
重度:前弓體位,停止進食,在休息不說話時也可出現氣促,讓其說話,只能斷續(xù)講單字。這時除了吸入茁2激動劑之外,必須靜脈使用糖皮質激素。
近年來的深入研究,醫(yī)學家們普遍認為糖皮質激素經氣道直接吸入是哮喘現代治療的重大進展。糖皮質激素吸入法的好處之一是不致產生全身用藥的不良反應,之二是可使哮喘的緩解期大大延長。糖皮質激素吸入法的缺點是可能出現聲音嘶啞、上呼吸道不適和咽部念珠菌感染,因此,吸藥時加用儲霧罐、吸藥后用清水漱口,可減輕局部反應和胃腸吸收。由塵螨過敏引發(fā)哮喘的5歲以上患兒,若條件許可,亦可嘗試脫敏療法。
總之,哮喘患兒如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積極的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倘若消極地等待“發(fā)育期自愈”,不但影響生長發(fā)育,還可能并發(fā)支氣管擴張癥、慢性支氣管炎等相當麻煩的疾病,在成年后大大增加治療的困難,甚至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后果。
編輯推薦:寶寶常吸“三手煙”易患哮喘室內游泳池游泳增大孩子患哮喘的風險新生兒哮喘誤當感冒醫(yī)治會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