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后2~3周的嬰兒,黃疸比較輕時,應該繼續母乳喂養。增加喂奶次數可促進嬰兒腸蠕動,增加乳汁攝入量,有利于黃疸消退。黃疸較重的寶寶應及時去醫院就醫,排除病理性黃疸。屬于母乳性黃疸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母乳喂養,但需要將母乳吸出來放在奶瓶中,再將奶瓶放在盛有56℃水的較大容器中加熱15分鐘后,再喂給寶寶吃。這樣處理3天后,恢復正常的母乳喂養就可以了。

母乳喂養嬰兒腹瀉或便秘怎么辦:

當嬰兒腹瀉時,母乳喂養的母親在嬰兒腹瀉期間的飲食要清淡一些,切勿輕易中斷母乳喂養。

當嬰兒便秘時,母乳喂養的母親可以:

1)調整飲食結構,以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主,以保持母親大便通暢。

2)給嬰兒進行腹部按摩,這樣可以促進嬰兒胃腸道的血液循環,增加腸蠕動,不但會使大便通暢,還可增進嬰兒的食欲。

按摩的方法:讓嬰兒仰臥位,按摩著用右手掌根部緊貼嬰兒腹壁,以順時針方向輕柔腹部,每次2-3分鐘,每次2-3次。

編輯推薦:寶寶光屁股曬太陽黃疸退得快。"新生兒黃疸很常見,大部分寶寶在出生后都會出現輕重不同的黃疸。"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主任李松表示。這是由于新生兒血中膽紅素產生較多,而肝臟功能還沒發育完全,膽紅素不能被及時代謝出去,導致血中的膽紅素水平升高,表現為額頭、胸部、四肢的皮膚以及白眼珠等部位發黃。"新生兒黃疸一般在出生后3天開始出現,7—10天到達最高峰,2周后可以消退。"

黃疸不退當心新生兒敗血癥:麗麗在醫院一切情況正常,入院四天就出院回家。但在孩子出生后一個星期,就因為臉上黃疸一直不褪。家長帶其就診。入院時檢測的指標就表明了孩子的體內有感染,首先是黃疸偏高,白血球指標偏高,中性指標偏高,伴有輕微的發熱癥狀。入院后開始進行血培養,三天后出來結果發現血液中確實存在細菌。她被診斷為新生兒敗血癥。在進行了一系列抗生素的治療后,麗麗病情逐漸穩定,能夠出院。

黃疸是早產兒聽力損傷的重要原因:隨著早產兒發生率和存活率的顯著提高,是早產兒發育障礙的發病率亦明顯增加。目前早產、黃疸,窒息是導致我國兒童發育障礙的三大主要原因,而聽力言語殘疾居我國五類殘疾之首。